ivyshal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vyshall

博文

微观系统化生物体模型的用处?

已有 4233 次阅读 2012-7-22 20:5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 微观整体模型

黄荣彬同学在评论里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做这个对比研究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不知他是真的看不出这个研究的意义和用途,还是被自己的偏见蒙蔽了心智,故意贬低不符合自己偏见的工作。希望是前者。

 

这个研究最直观的意义就是可以结束中医的伪科学之争。证明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内在逻辑是可以用现代生命科学的成果以及现代主流文化所认同的逻辑来阐明的。虽然中医的很多概念由于古代的认知所限,相对于现代科学的认知来讲是复合概念,但其内涵是可以界定,可以研究的。

 

但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只是这个模型应用的一个侧面。这个模型是作为一个沟通生命科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库的“ontology”平台的逻辑骨架来研究的。在从事靶向药物设计和筛选工作中,靶点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单靶点的研究在复杂疾病的药物研发中已经被证明是劳民伤财了。而多靶点的选择和复方药物的设计需要新的理论和策略,需要知道特定疾病相关研究的方方面面,以及它们在整个生物体的细胞分子网络中的情况。而现代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分化得非常细: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翻译,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膜等等都已经是很大的研究方向了。每一个微小领域都堆砌海量的研究结果和信息,而它们的表达方式,术语和定义也不完全一致,再加上整体水平也就是多细胞生物个体(例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信息,这些不同水平、不同领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研究之初并未给予太多重视,也不会自然显示在研究结果中。因此要想在这无数研究领域的海量信息中,得到某一主题的整体画面,难度是很大的。这也是建立“ontology”平台的必要性。国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平台了,但是好像跨越整体表现和细胞分子水平的还没有。微观系统化生物体模型正好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它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天然沟通为综合开发中医疗法和中药复方提供了工具,也能为新药研发提供策略上的参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可以自如地扩充和调整而不会破坏整体结构。例如虽然在前面的描述中并没有讨论到人体共生菌群的情况,但实际开发时可以直接吧这方面的研究纳入体系中,而不影响其他组成部分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

 

这个模型把中医理论自然而然地纳入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体系中,使得中医现代化研究和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融为一体。对于中医现代化研究来讲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0645-594708.html

上一篇:“现代化中医理论”一点实用举例
下一篇:未来医学将是西医、中医和分子医学的三维空间
收藏 IP: 121.16.49.*| 热度|

1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