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中文与英文期刊 精选

已有 8974 次阅读 2020-9-14 15: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文期刊, 英文期刊, SCI, 论文

回顾读书的岁月,除了农村中学没有正式学过英语,高考时英文成绩只按30%计入总分也不影响被大学录取。进了大学,英文就象政治课一样,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并花了许多时间学习。我们那时的大学英语还是从ABC开始学,同学们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考硕士研究生要考英语,且是100%计入总分的,要考研,要突击学英文。读硕士,英文课也是一个大头,从学时上看,应是学时最多的课程。读博士,仍有英文写作课与英文口语课。尽管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阶段花了巨大的精力学习英文,由于不是母语,英文的读写能力与中文比,差距仍是巨大的。现在经常审中文稿与SCI英文稿,对我而言,审一篇英文稿所花的精力可能是审一篇中文稿的5倍。同样,查阅科技文献,虽然有些新理念,英文SCI杂志的文章要比中文杂志强一些,若有中文的文章,我也喜欢先看中文,然后再看英文的。

我没有研究过科学发展史,感觉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随着海洋贸易,经济重心从中欧的古罗马,向西部的荷兰,英国转移。19世纪未20世纪初,西欧的法国,英国强盛起来,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相比仍有一定的后滞性。英国成为世界最强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仍以能写拉丁文的文章为荣,以致现在英文中不少动,植物的名字,不少来源于拉丁文。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了战争财,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进一步强化了英文的地位,使得目前国际学术界重要的科技期刊,都以英文发表。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现工业生产能力已成为全球的重心,但文化重心的转移,要比生产力重要的转移要慢得多,故在科技文献方面,英文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

对于我这样,主要搞应用研究的人来讲,中文期刊的有些效用是英文期刊不具备的,中文期刊对研究的技术推广,有时会起到广告的作用与效果。所以,有应用背景的研究论文,我仍坚持优先发表在中文期刊上,以前我也写过类似的博文。但不可否认,若希望研究的结果能产生国际影响,则最好发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SCI英文杂志。几天前,国内一家环保杂志的编委们讨论要不要也收录英文,按英文来发表,我就发表了以下观点:若是与应用相关的研究论文,最好是采用中文,用中文发表。若是基础研究的论文,可以考虑用英文发表。我的观点,得到了好几位编委老师的赞同与肯定。

随着破“四唯”工作开展,一切以SCI论文为导向的做法已有所改变,如我们学院的年鉴上,以前规定每个教师的所有SCI论文都可以列进去,而中文的文章则受到限制,虽然我们知道,要在国内顶级的中文杂志中发表文章,比普通的SCI论文要难得多。现在规则改了,每人最多只能选5篇英文SCI论文,5篇中文期刊论文进入学院年鉴。由于我们团队,为了让国内的同行知道我们做什么研究,并尽量争取推广应用我们的技术,故对中文期刊的论文发表也是比较重视的,这样,我们团队能将这10个位置全占了,而有些年青教师,英文水平高,一年发了十多篇英文的SCI论文,就必须从这十多篇英文的论文中,选出有代表性的5篇文章,进入学院年鉴。

这几年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培养和成长了越来越多的教授博导,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几年前,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已超过美国,这样,招生规模就必然受到限制,僧多粥少现象就出现了,有些博导就没有博士可招。如何确定这宝贵的博士生招生指标,还是以SCI论文算英雄。故作为业绩考核,仍是SCI论文为主。

  我总是对外宣称,我们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发表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只是研究的副产品。但对研究生们而言,发表论文则是必须的,若没有论文发表,有可能不让答辩而难以毕业。虽然现在有人提出,研究生毕业可以不用发表论文。问题是真的什么论文也没有,研究生毕业了,除了毕业论文与毕业证书,还有其它辅助手段来证明你的能力吗?若没有,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能为自己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吗?过分强调发表论文数量绝对是不对的,但一篇文章也没有,肯定又是另一个极端,也是不行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1250523.html

上一篇:钱花了不少,为什么河水还不清
下一篇:四十年来什么东西降价最多?
收藏 IP: 112.4.102.*| 热度|

30 宁利中 檀成龙 杨正瓴 肖小敏 刘立 杨洪强 叶春浓 郑永军 黄永义 孙颉 李东风 王卫 黄仁勇 武夷山 李毅伟 王茂清 李建国 刘燕珍 王安良 周忠浩 冯大诚 梁洪泽 雷宏江 鲍海飞 吕泰省 彭真明 何学锋 简磊 张晓斌 刘东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