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研究生要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精选

已有 8414 次阅读 2017-9-18 11: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课题, 研究方向, 运气, 创新点

每个读研究生的学员,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导师,并希望在读研期间,就能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如有影响因素比较高的SCI论文发表,有发明专利申请,为自己学术上进一步上升打下基础,或能掌握有实际应用的工艺技术,拥有一技之长,在未来的职场上不显身手。但能不能取得这些科研成绩,除研究生本人在读研期间的刻苦努力外,还与所选择的导师及导师的状态有关,笼统一点来讲,也就是说还要有好运气。

研究方向的选择,对能不能取得较好,较多的科研成果影响很大,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选题,基本上是导师确定的,或导师与研究生商量,在导师指定的几个方向上做一个选择。

导师手上有没有好课题,有时要看时机,也就是机遇问题。其实每个科研工作者并不是总是有好的创新的科研思路与亮点。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能科研亮点的档次比较高,产生亮点的次数多一点,但一定也会存在空档期。若读研究生时,导师刚好产生一个亮点很好的思路,并初步验证了思路切实可行,这时刚招进的研究生,就可以最快的速度确定研究方向,且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实验验证,就必然容易产生创新的研究成果,相应发表的科研论文也比较多,学生的积分排名也比较容易排到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亮点也就慢慢地暗淡下来,这样后来又读这位导师的研究生,做能做的研究工作,也只是对以前研究的一些补遗,或开始相应的实际应用深入研究,能发表的文章也就会慢慢少了。有时甚至投了稿,也会因为审稿人认为再也没有创新性而退稿。所以,即使跟相同的一个导师,研究生出成果的可能,也会因为导师有没有新发现而存在机遇上的差异。人们常讲成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仍是放在第一位的,读研究生能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何,虽然刻苦,认真很重要,有没有好运气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差不多十多年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周边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考虑到环境排放标准一定会提高,如何经济有效地脱除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问题也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时,正应用研究刚从国外引进不久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通过实验确认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处理低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的优越性。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只能通过化学氧化处理,化学氧化也能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部分氧化成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再通过处理低浓度可生化有机物比较有效的曝气生物滤池将其进一步处理,这样就提出了“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的新方法。我与研究生通过实验验证了这想法的有效性,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了授权。接着,开始了其机理,各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各种不同的废水处理中应用等研究。那年我招的三名硕士也相当优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是丰硕的。在全院近百名硕士生的积分排名中,我的三名研究生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及第四名的好成绩。学院硕士毕业生只有二名南粤优秀生名额,都由我的研究生获得。

在以后的十年中,主要的研究工作仍是继续做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相关研究,重点将这项实验室研究工作进行产业化应用,近年来,我们设计,技术指导了多家万吨级规模采用我们开发的方法实施的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国内数家公司,虽然没有获得我们的专利授权,也采用我们的工艺进行废水深度处理,该方法慢慢成为公认的可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技术。但另一方面,我招的研究生仍是优秀的,而他们能取得的科研成果似乎越来越少,再也没有当初优秀研究生的辉煌。

这十年来,偶尔也有一些不太亮的好点子,有些点子,只有深入做下去了,才发现它的缺陷,而不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国家的标准制定重点,从脱除COD为主要目标,改为脱氮,特别是脱总氮这个方向上来。虽然在脱氮领域,技术原理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的研究,要想发现一个新理论,似乎越来越难,但在现有理论框架下,我们又幸运地发现了一个技术突破的新方法。我的所有研究生,全部将研究方向转到新发现的方向,进行各种深入的探索研究。技术的产业化也要提前布局,建立相应的产学研开发平台。乐观地估计,这几年,我的研究生,又可以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当然,这固然与大家勤奋刻苦分不开,但若没有好的研究方向,想刻苦,都会发现有力气无处使。

对于我这种能力一般的老师,且不以发表SCI论文,而是以应用背景的研究为导向,差不多要等十年左右才有一个有一定创新性的好点子,将这个好点子开发成功,并产业化应用,又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跟着我读研的学生,都相当优秀,对于那些我没有好点子时期而跟我读研究生,我只能抱歉了。反过来讲,能力强的大牛导师,可能产生亮点比我们亮,产生的频率比我们高,但也一定会有没有亮点的时期。所以,对于研究生选导师的角度,可能不仅仅看导师牛不牛,还要看导师这近12年,有没有什么新亮点值得深入研究,这也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做法。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运气,这运气总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1076439.html

上一篇:企业已来非洲,应用技术服务也要跟着进来——卢旺达之行
下一篇:孔子与我
收藏 IP: 222.201.137.*| 热度|

9 周健 王佳佳 肖小敏 谭庸桢 郭战胜 李学宽 邹德虎 王聪慧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