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视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ch66

博文

科学与技术原创的异同及同行评审

已有 2175 次阅读 2020-8-16 16:26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与技术原创的异同及其评审

                          晏成和

科研原创应分为科学原创和技术原创。现代社会中“科技”一词耳熟能详,科技进步、科技开发、科技领先,似乎科技不分家、科技一体,造成诸多混淆和误解。科学与技术虽然有密切的联系,更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对科学评审与技术评审必须严格区分。

科学是探寻原理,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探求、思索,面对自然界奇异的万物,极尽猜想,探求:它是什么?来自哪里?为什么是这样?人们依据物质的外在特性来回答3W,猜想其内部构成、作用和原理。

科学探索如同侦破、探案,依据表象猜想内在的机理、揭示真相;科研是从假说开始,假说来自于猜,猜想来自对蛛丝马迹的分析、推理、判断,由表及里、探寻事物的本来面目

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如同夜临深渊,四顾茫茫、两眼一抹黑。面对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陌生的未知,靠想象其内在的构成和机制,猜对的可能性九牛一毛。而且怎么去猜、凭什么判断答案正确,都是茫然。因此误入歧途,失败、挫折,胡说八道,是探索中的必然,而且挫败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成功。蒙蔽、挫败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现在和将来。

 

技术原创是为了达到某些应用和效率而进行的新发明。技术创新可以是依据科学存在和现象去指导其制作和应用,并不需要全面地解读科学原理。如,至今人们不知道水蒸气形成的机制和原理,却能够制造高效的蒸汽机,汽轮机。

技术创新可与原有存在叠加乃至高屋建瓴,也可能与原有发生冲突乃至颠覆。虽然技术的原创也会以论文呈现,但是落脚点是实用、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检验。正是因为有实在的验证,所以技术创新往往有专门的鉴定会,同行评审很平常、简单、中肯。

可是科学之路就大相径庭,科研人对已观察到的现象思考、逻辑推理、竭尽猜想、进行尝试性的解释——于是一种假说就诞生。假说是科学大树之苗,是科学创新之源,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从假说开始,几百年来,各种假说汗牛充栋,比较好的假说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写进了教科书成为科学理论。

由于现成的科学理论:1,来历不凡、炙手可热、泰斗权威;2,有着大量的文献和拥趸者;3,认为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考验;4,排他,一家独大。所以守旧阵容铜墙铁壁,新的科学原创注定是会有强大的对立面,要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虽然现成理论的守旧势力强大、让创新极其困难,但是它有一个死穴-导致了科学90年的沉寂!科学理论应该是科学前进的阶梯和动力,几代人学习和运用它却没有获得进步,表明它已经和正在阻滞科学的进展,导致进取乏力。因此该理论不是自然真实、面临颠覆取代。

 

科学的原始创新一般只会是在某个人头脑中形成,微弱稚嫩、以论文呈现。按照现有流程,论文一般都会有审稿,审稿虽然只是一两个人,可是该学问有几十年的积淀,审稿代表着门派-成千上万的学人。

如果你的创新理论是颠覆性的,要动摇旧理论的生存根基,同行评审会给你温柔的一刀。他们宁可科学沉寂一百年也不能让你的创新颠覆了他的精神世界、生活家园。当然,同行评审不见得都是在捍卫私利,他们在几十年的学研中对旧理论已经笃信不移,他捍卫心中的神圣也是理所当然。于是创新文章命系一线,能否生存要看审稿人的操守和能力,此时想起了中国学者陆家羲 

自由探索是原始创新主要来源,势单力薄、单打独斗。为了保护稚嫩的原创、为了不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科学网对科研原创是否需要同行评审、讨论得沸沸扬扬。鉴于以上分析,诚以为对于颠覆性科学原创,要宽容,暂时不要评审、也不拒稿,不扼杀、也不鼓励。要让她面世,给她保留一个自然生长发育的阶段,让世人对其有所认识、了解,需要有中肯、平和的探讨。

主流浩瀚、树大根深,大可不必见到离经叛道就如临大敌,不必劳神费力地评审,以逸待劳任其自生自灭。如:前几年红极一时的物理学膜理论、弦理论,虽然通过评审,至今却已然日薄西山、风光不再。连主流之内的原创脱离实在都不能长久,那么学界何必对那些离经叛道的小人物锱铢必究地评审。科学原始创新的文章只要是没有被扼杀,最后都会得到大众评审、生死由天。

为什么不支持专家评审,而青睐平头大众?因为刚才分析:1、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如同夜临深渊,科学创新来源于猜,同在黑暗之中,大家的概率差不多。2、专家已然是现有知识的拥趸者,而创新肯定是与现有理论不同、甚至是颠覆,所以专家对创新的接受程度比一般人要差一些,误伤创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综上述,技术创新一般是添砖加瓦,敏感部分还可以申请专利保护。所以,技术创新可以欢迎同行评审。而科学原始创新往往取代、是颠覆性的,而自身是稚嫩的,容易受到守旧势力扼杀。所以对于科学创新,需要宽容,任其自生自灭,甚至是扶助,不必进行评审。

 

没有专家如何能够评判科学创新——事实、逻辑、互洽。

创新不可能凭空而至,科研是探求表象下面的真相,实事求是是科研的核心、命门,任何科研必须首先依据事实,所以评判的第一标准是事实清楚,科学探索的天问来源于事实、尊重事实、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逻辑是思维表达所必须遵守的规则,逻辑是评判的红线,淡化逻辑的科研,肯定是隐含重大问题。条理清楚、逻辑清晰是创新思维能够立足的前提。

现代物理学理论常用词-自洽,实际上是信息不充分、没有探索到自然真实,只是盲人摸象之后的自我肯定。但是物质的本源是唯一的,那么,它们各个侧面的解读应该是全面互洽、能相互援引、相辅相成,所有的理论必须保持逻辑一致。只有从各分支、多个视角全面揭示该物质物理机制的本来面目、只有信息全面,找到自然真谛,才能够左右逢源、才可能让研究出来的学科理论全面互洽,回答3W、揭开自然之谜的互洽是评判科学理论正确的最高标准。

                                2020/8/1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066-1246604.html

上一篇:什么是逻辑?
下一篇:思想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一)
收藏 IP: 117.152.89.*| 热度|

10 杨正瓴 宁利中 苏保霞 檀成龙 李东风 晏涛 李毅伟 杨金波 黄河宁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