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有关教育的两个问题 精选

已有 5409 次阅读 2020-8-20 06: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郑也夫教授在谈到教育的时候,有很多感慨。他在研究教育的过程中,也确实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其中有些观点我也是赞同的。只是在这次谈到人类的文明越是发展,人类本身就越是弱智的文章里,他对教育的一些看法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

他说,无论中外,古代的教育都是在贵族中存在的,而贵族教育是不教生产的。后来,由于工业化的需要,资产阶级需要培训一定的技术工人,因此,也开始对劳动者及其子女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不过,即便在今天,对精英及其子女的教育,与对工人子女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国诸多公学是培养统治者精英的。他们上课有严格的要求,日常生活举止也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平民教育中的所谓公立学校,就没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他们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下午三点就放学了,老师可以带着这些学生四处游逛。像剑桥、牛津、爱丁堡这样的大学,精英子女占有很高的比例。工人的子女很少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精英学校当然是不为教育如何进行生产而设立的,所以这里出来的毕业生也不可能进入生产领域。至少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不会进入生产领域。

郑教授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还在为生产进行教育,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对时代的发展太不敏感了。我不认为客观实际是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已经开始退出了生产的历史舞台,我是承认的。但传统方式的退出,并不等于生产的退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的时代,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央提出要搞好新基建,就是为了适应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的生产要素而所做的基础设施的准备。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能够适应它的大量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放下这一块重要的部分,而只去进行所谓高端艺术、修养、素质之类的教育。那样的教育当然也很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不可能取代新的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人才培养。

可能在郑教授看来,旧的生产方式在逐渐远去,我们的教育却还在为这样的生产方式而忙碌着,这实在是不合时宜的。当然,如果我们的高等学校的工科专业,还在讲授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技术,当然是不合时宜的。问题在于生产方式正在改变,我们要想保持一个真正的有强大实力的工业生产国,我们不可能不在这个领域里拼命走在最前方。

郑教授说,教育是要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的人才。这一点我也是赞同的。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在工业生产领域以及科学技术领域要走在世界的前方,是不可能的。只是,郑教授以我们国家没有自己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指责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不知道屠呦呦教授算不算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我们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还是太少,目前只有这么一个。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怎么可能是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多少来衡量、来做为标准的?苏联工业很强大,科技也并不弱。但苏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纵然比中国要多,但比起美国、欧洲和日本来,还是要少得多。我们不能否认,诺贝尔科学奖也是排除不了意识形态因素的。不要以为,只有诺贝尔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平奖才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影响,科学奖也是不那么纯净的。

说到教育,我以为,还有一个话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时期,或许因为对安全因素的考虑,很多需要培养勇敢和冒险精神的活动都已经被取消了。过去学校里的与之有关的运动器械,现在都不见了。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略微受了一点伤,家长就不依不饶,跟学校没结没完,要求学校赔偿。学校也只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那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一概取消。麻烦是没有了,学生们也更安全了,但那些冒险和勇敢的精神也被大大地减弱了。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能承担大任?如何在风雨中前行?如何能具有更为勇敢的气魄?我以为,这是我们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的隐忧。

在科学研究中,在技术的创造中,那种遇到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非常需要的,但如果因为安全,就只能在温室中生产,这样的植物是没有任何抵抗灾害能力的。孩子们的培养也是一样。那支歌里不是说,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可是现在的父母们害怕孩子去见风雨,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不敢让孩子去见风雨。这样的问题就大了很多。

过去,安全问题的因素与今天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说实话,过去一到暑期,学校就告诉学生和家长们,不要到天然水域去戏水游泳。但即使这种年年讲的事情,每天一到夏天,还是有不少孩子因溺水而亡。现在这种事情依然还有。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如现在马路上车辆数量大增,因此孩子们遭受车祸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另外还有拐卖儿童的歹徒也比过去多了,需要家长与老师们防范的方面也多了。

但即使如此,对孩子们那种探险精神与勇敢精神的培育仍然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当然,我们要保证当下里各种不安全因素不能伤害到孩子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尽最大的力量来培育孩子们在探险与勇敢方面的精神与气质。凡事总不能因噎废食。我们现在不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将来吃亏的还是他们那一代人。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1247065.html

上一篇:说说劳动教育
下一篇:怎样看待中国教育
收藏 IP: 61.49.248.*| 热度|

6 黄永义 王安良 雒运强 郑永军 张阳阳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