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华为做法的启示

已有 2618 次阅读 2020-6-22 07: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多年前,华为公司技术团队看到一篇一位俄罗斯数学家的论文,觉得很有内容。他们研究了一段时间,决定把他们研究的决定交给商业团队。商业团队认为这个俄罗斯数学家很有天份,而且他的研究论文有可能为华为突破从2G3G的瓶颈会有很大的作用。后来华为人力资源部门决定把这位俄罗斯数学家挖过来。几经多次商谈,许给这位俄罗斯数学家以200万美元的年薪,俄罗斯数学家答应加入华为。

但答应之后,久久未有动静。华为再去了解情况,发现这位俄罗斯数学家认为到华为工作,距离家庭太远。而这位俄罗斯数学家家里还有些事不能让他放下。所以,虽然高年薪很让这位数学家动心,但还是下不了决心抛家舍业。

最后,由任正非拍板,在俄罗斯建立华为的数学研究院,聘请这位俄罗斯数学家在研究院工作。数学家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他愉快地在俄罗斯为华为工作。

这个消息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报道的媒体说,任正非为了人才,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这话是没错。但恐怕也不止于此。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华为的资金,特别是为技术开发所投入的资金是相当雄厚的。这与华为的战略思路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各类公司很多,赚了钱的也很多。但愿意把赚来的钱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技术开发的公司,似乎没有那么多。他们可能更愿意把这些钱用作业务的扩大,用作更多的投资,而不太愿意在技术研发上下本。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基础性研究,一般公司如果看不出有什么商业价值,是不太可能花大价钱给予投资的。但华为和任正非与这些公司不同。他们了解基础研究对于技术创新的意义。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所带来的创新,比起一般技术研究所带来的创新,会有更大的意义,甚至是有革命性的意义。所带来的成果也比一般的技术创新要大得多。

当然,投资基础研究,风险也不小。但是,华为毕竟因为资金雄厚,对于这样的风险还是能够担当得起的。特别是,这位数学家,平时也看不到他在做什么,而且,对他的工作,华为也无法根据对其他部门的绩效考核来考核他的工作。如果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整天看着他无所事事,只是在那里打游戏,不把他开了就不错。但华为还是有那么一点耐心的。知道这位数学家智商极高,而且人家做研究不像是完成销售之类的绩效业务,硬逼是逼不出来的,而且会适得其反。所以,华为的耐心最终也看到了成果。那位数学家在后来的论文中提及到突破新技术的新观念,即所谓good idea,为后来华为开发5G技术提供了极好的理论基础。因此,华为的这种远见卓识为华为后来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强大动力。

第二,华为是懂得做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势的。用考核生产或者商业的标准来考核科学家的工作,是有问题的。所谓末位淘汰,所谓指标体系,在对科学研究的考察上,不仅是无效的,而且的有害的。科学研究有科学研究的规律,科学家有科学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用不适用于科学研究的指标体系去考核科学研究的工作,这本身就是违背科学的。只是,我们现在有很多企业,有很多事业单位,很多高等学校的领导干部和管理部门,对此却似乎一无所知。这实在是一种很大的遗憾。其实,某些高校的领导,当他们还没有当上领导之前,当他们其中有些人是在教学与科研一线工作的时候,对于这种用指标体系来考核教师们的工作也并不赞同。然而,他们一旦走上领导岗位,观点就发生了改变,或许这其中有所谓他们的身不由己,但这不能成为要继续使用这种极不科学的考核方式的理由。

第三,这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数学并不能直接创造出经济效益。但是,数学确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能够发挥出其他学科所不能发挥的伟大的作用。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数学,也就不看好数学。那么多高考成绩的尖子,几乎很少有人对进入数学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这种思维真是再愚蠢不过了。孩子们不了解,情有可原。而那些中学的校长、教师、孩子们的家长,以及那些高校教授和校长们,居然对此也很无知,从而更显得其愚昧无比,这是不是太可悲了?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在历史上,所谓状元都没有什么作为。这话虽然也是事实,但那么多高考尖子们一脑门子扎入金融与管理学科,不知道这算不算没有什么作为的一种表现。但这种导向是绝对有问题的。最好的人才,不去从事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这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至少对于国家教育成本来说,是高成本低效益的,是不太划算的。

另外,从苏联时期,一直到今天的俄罗斯,数学教育的水平一直都是很高的。在这一点上,西欧北美都是望尘莫及的。有一年,我去沈阳601所调研。所里的宣传部副部长是我的一个学生。她的丈夫也是所里的技术人员。601所经常会请俄罗斯的专家来讲课。这位宣传部副部长说,她丈夫听了俄罗斯专家的讲课,觉得有一点非常让人佩服。专家在写积分公式时,根本不需要查阅积分表,也不需要翻阅什么手册,完全是在脑子里随时提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把积分公式写了出来。从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俄罗斯的数学教育水平有多高。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理工科学生,有多少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能现在的讲数学分析课的教师们,没有人认为能背积分公式是一项多么了不起而需要掌握的技能。不知道这样的思路跟欧美的数学教育思路是不是类似,正如欧美国家不会让孩子们从小就背诵乘法口诀,认为用计算器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让大脑受这个累。如果我们的数学分析课的教学,也让学生把背诵积分公式作为基本功来要求掌握,是不是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们的数学功底会更为扎实呢?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1238840.html

上一篇:最好的人才还要再去学金融专业吗?
下一篇:中学老师们的环境生态
收藏 IP: 123.123.63.*| 热度|

2 马德义 杨新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