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rong19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rong1945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石墨烯传奇-之三
热度 2 2019-9-22 18:40
3. 胶带粘出诺贝尔奖 海姆是一个从科研中寻找乐趣的人,现在,我们回到他发现石墨烯的过程中。 当海姆教授在脑海中想象碳原子的二维晶体材料时,他招收了一位中国博士生。新人乍到,正好需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改善英语水平,磨练实验技巧。于是,海姆分配这位学生用高级的抛光机来打磨石墨样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286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石墨烯传奇-之二
热度 3 2019-9-17 08:04
2. 石墨烯之父的随机漫步 既然石墨就是石墨烯重叠起来的“扑克牌”,那就意味着,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石墨矿石中,也就是存在于人们经常使用的铅笔芯中。但是,要想从这一堆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来,却是异常地困难,即使是抽出一小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如何从 3 维的石墨一层层剥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101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石墨烯传奇-之一
热度 1 2019-9-12 19:27
《石墨烯传奇》 是作者为此新型材料写的科普读物,在此分为数次连载。 目录 引言:神奇的新材料 第一章:背后的故事 1. 何谓石墨烯? 2. 石墨烯之父的随机漫步 3. 胶带粘出诺贝尔奖 4. 兴旺的碳原子家族 第二章:结构决定性质 1. 石墨、钻石、和石墨烯 2. 奇妙的量子现象 3. 晶体和能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1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与概率波
热度 1 2019-7-8 07:36
(作者:葛惟昆、张天蓉) 量子力学的基本出发点, 就是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由德布罗意公式所表述: 式中 h 是量子力学的基石:普朗克常数, p 是物体的动量, l 是相应的物质的波长。德布罗意公式虽然基于猜想,但却是普适的。一个巨大的物体,也会有相应的波长,不过这和个波长接近于 ...
1360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先有微分还是先有积分?
热度 3 2019-7-4 08:05
当我们学习微积分时,都是从微分(或者说导数)的定义开始。也就是说,先学微分,再学积分。然而,从前面几节追溯古希腊和古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古代数学家就已经有了计算许多不同几何形状的面积和体积的方法。也就是说,古时候就已经有了积分的概念和初步方法。 因此,微分积分,在微积分的教学中,与微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3066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古希腊亚历山大港的两位数学家
热度 1 2019-6-5 08:24
这儿是两位当年先后(相差近百年)曾在亚历山大港做研究的两位数学家( 丢番图、 希帕提娅) 的故事。 ·丢番图的墓志铭 在追溯中国古代用极限思想求圆周率时,我们说到刘徽和祖冲之。比刘徽略早几十年,另一位颇有贡献的古希腊(后期)数学家是被誉为“代数之父”的丢番图( Diophantine 公元 200 ~ 2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04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中国古代的数学
热度 4 2019-5-31 07:19
·极限概念和积分思想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无穷” 的概念进行了许多超前研究,他通过分析几何物体的不同切面,成功地计算出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例如,他把球体体积看作无穷个圆的相加,成功地计算了这个无穷级数之和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比阿基米德还要早上七、八十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庄 ...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604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希波克拉底和扁鹊-古代医生
热度 5 2019-5-19 07:37
中国古时候最有名的医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前 407 —前 310 年),最早有记录的古希腊医生是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前 460 年-前 370 年)。两人的年代相差不多,前者是中医的老祖宗,后者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 &nb ...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13155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5
爱因斯坦和哥德尔
热度 5 2019-3-14 07:03
爱因斯坦和哥德尔,是当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经常一块儿散步的一对忘年交。那是在爱因斯坦去世前的十几年,从 1940 年,哥德尔正式受聘到普林斯顿高研院开始,一直到爱因斯坦生病去世。爱因斯坦有一段话,可看出他对哥德尔的欣赏程度。爱因斯坦晚年时曾经对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表示说, ...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1959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