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谈“独立原创能力” 精选

已有 7603 次阅读 2021-7-12 07: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谈“独立原创能力”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与几位国家青年人才入围人员交流汇报答辩有关事情。他们有人给我发来人才组织机构给他们提供的答辩要点。其中一项提到要求答辩人阐述自己的“独立原创能力”。具体要求申请人汇报是否真正具备较强的独立发现和提出重要科学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研究计划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等内容。“原创能力”从概念上不难理解。我通俗的解释“原创能力”是指独立提出前人没有的或比同行高明一点,且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科学思路、科学方法和技术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产生的具体科技成果得以体现。我想一个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如果从博士研究生(有的人也许可以从硕士研究生,甚至更早,例如本科高年级)开始接受正规科学研究训练算起,至少有10年以上时间。如果这些科学研究过程是踏踏实实走过来,并有一定的成果显示度,例如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同行认可的科技奖励以及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技术专利等。这样的青年科技人才就一定会通过科研积累有意或无意体验“独立原创”过程,尤其是少数杰出青年才俊他们正在经历科学研究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然而该如何总结阐述自己拥有的“原创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能够入围“国家级青年人才”答辩,表明候选人的科技成果经过了多位函评专家评审(6-7位或更多),并取得多数评审专家的认可。因此,这些青年才俊每个人都会有拿得出手的“硬通货”成果。然而,如何从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中总结自己的“原创能力”却似乎属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我一直敬畏科学研究中的“原创成果”。当我的科学研究处在以跟踪前人研究成果的初级阶段,包括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在别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科学研究过程就会体现“独立原创能力”。其实,我们在职时由于各种需求,例如晋升职称、申报科技奖励和申请科研项目等都会涉及“原创能力”的思考、总结和表述。例如在我总结“油气藏上方烃微渗漏的磁效应”方向的“原创成果”时,我提到了一篇论文的国际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这篇论文有幸送到国际这一领域代表性权威专家评审(专家主动署名评审)。他的评审意见The work opens the door to research questions on the occurrence of diagenetic magnetite in soi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hydrocarbon seepage from deeper reservoirs(这个工作为研究土壤中成岩作用磁铁矿与油气藏中烃渗漏之间相互关系打开了一扇门)。我认为专家的评审意见有力地支持了这项成果中提出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体现了“独立原创能力”。这种由国际同行给出的科学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原创能力”就比较靠谱。

在总结“原创能力”时,我不赞成高大上的,例如声称“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惊世骇俗”成果的表述,也不赞成那些与原创能力无关的没有具体创新成果佐证的科研行为表述。经过多年的跟踪科学研究实践后,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注重“站在别人肩膀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我的一个科技公益报告题目),这个过程就是“原创能力”的体现。除了个别天才式人物,跟踪、学习、创新、发展是我们大多数科研人经历的基本过程,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有可能在“不经意中”产生有别于同行的创新成果。所以,“原创能力”一定是建立在一定时间科研积累基础之上。在这一点上,似乎不存在“捷径”和“弯道超车”。否则就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和“好高骛远”的境地,例如“熟鸡蛋孵出小鸡”,“水变油”,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虚无缥缈”的“原创”成果。

“独立原创能力”是国家核心科技竞争力的基础,只有我国广大科技人员重视锤炼和提升自己的原创能力,我们产生重大原创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解决卡脖子技术才会成为现实。祝愿我们入围的青年才俊们如愿以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2021年7月12日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南望山庄寓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295080.html

上一篇:怀念丹江校办五七地质队“痛并快乐”的工作生活
下一篇:科学研究的“顶天”与“入地”
收藏 IP: 59.174.2.*| 热度|

21 李宏翰 武夷山 王启云 王凌峰 徐旭东 郑永军 杜占池 王涛 黄永义 曾杰 周忠浩 叶建军 安海龙 袁有录 代恒伟 刘立 史晓雷 宁利中 彭振华 王耿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