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聆听女物理学家Mildred Dresselhaus的报告
热度 16 徐坚 2011-7-1 21:32
本周三( 6 月 29 日)上午,在研究生大厦聆听了美国 MIT 电机( double E )与物理系教授 Mildred Dresselhaus 的报告: “ My 50-year Adventure with Carbon ” 。 Dresselhaus 教授曾经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和美国能源部科技办公室主任。记得 10 多年前她曾经访问过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9053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6
科学家幽默三则:笑不笑由你
热度 18 徐坚 2011-6-4 22:21
希尔伯特 ( David Hilbert )( 1862-1943 )不仅是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大家。他在哥廷根大学(德国)执教期间曾经培养了海森堡、波恩、奥本海默等高徒。一天,他在家中请客吃饭。他夫人提醒他,领带被弄脏了。于是,他需要到楼上去换上一条。但过了半小时以后,还没有见他从楼上下来 ...
个人分类: 先贤故事|104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18
BMG的研究热度不衰:“BMG-8国际会议”散记
热度 5 徐坚 2011-5-21 12:15
5 月 15-19 日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参加了 “ 第八届块体金属玻璃国际会议( BMG-VIII ) ” 。与会的有来自中、美、德、英、日、韩、新加坡等 16 个国家的 240 位专家、学者和学生( 64 位)。会上共有 137 个口头报告和 65 个展板。 (该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
个人分类: 业内科普|11288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5
窗外园区:迟来的春天
热度 4 徐坚 2011-5-8 22:03
办公室窗外的一片园区算是一个小小的“公园”。 在这车水马龙、高楼矗立的大都市里显得分外珍贵,甚至似乎有些奢侈。 感谢建所的那些老一辈海归,很有眼光。知道什么是一个学术机构该有的?建这栋楼时,从马路(那个年代只不过是一条土路)向北退进了大约有 40-50 米的距离,才拥有了远离马路喧嚣 ...
个人分类: 自拍自娱|646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晒一晒自己的“零引用”论文
热度 31 徐坚 2011-5-6 20:06
发表科学论文之目的在于向世人公布自己就某一问题的研究结果。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业内同行们的关注。如果有人就这一问题开展相关的工作,在不存在歧视或者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专业的做法应该是对此项工作给予引用(哪怕是负面的),以显示对同行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与尊重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进程的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1245 次阅读|44 个评论 热度 31
闲话“请假”
热度 8 徐坚 2011-4-26 22:04
去年的“国庆”假期里,我对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猛然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假期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便找到学生 Z ,约他与学生 S 一起,十点钟到我的办公室来讨论。过了一会儿, Z 告诉我, S 不在。进一步追问下,才知道, S 回家探亲还没有回来,现正在返程的火车上。 我之所以急于与他们讨论,主要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728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8
博士论文常见病:冗长而不给力的绪论
热度 16 徐坚 2011-4-24 18:18
这是一个写(学位)论文、评审论文的季节。 许多学生喜欢把论文的(第一章)绪论写得很长,洋洋洒洒的三、四十页。读者看了半天,还不知道作者想要干什么? 不知道这是否来自于这样的误区:长总比短好 。 许多论文的绪论,绝大部分只不过是简单地照搬(抄)自己师兄 /姐 论文中的相同部位。有 ...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903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6
选导师:非硕博连读者勿扰!
热度 46 徐坚 2011-4-5 17:49
选导师:非硕博连读者勿扰!
评价一个教授的成就,除了研究成果之外,大概还有一条。就是看他培养的学生中,日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立足于学术界,成为教授。 屈指算一算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有望成为教授者,比例大概不会超过五分之一。屈指算一算到自己退休所剩的时间,还能培养出的学生(博士学位)不会超过两位数。残存的一点儿 ...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7390 次阅读|65 个评论 热度 46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