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晒一晒自己的“零引用”论文 精选

已有 21308 次阅读 2011-5-6 20:06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论文, 论文引用

发表科学论文之目的在于向世人公布自己就某一问题的研究结果。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业内同行们的关注。如果有人就这一问题开展相关的工作,在不存在歧视或者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专业的做法应该是对此项工作给予引用(哪怕是负面的),以显示对同行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与尊重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进程的了解。

···········

经检索,在2001-2008年这八年里,本研究组共发表论文55篇。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发表了三年),其中引用次数为零的论文共有6,占论文总数的11%

虽然不能简单地说,“零引用”的论文一定就是垃圾论文,但其学术价值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仔细分析一下这6篇论文的发表之处(期刊)可见:真正发表在本领域主流英文期刊上的仅占1篇;专门收录会议文集的英文期刊占1篇;其余4篇均发表在(质量比较好的)中文期刊上。

· 中文期刊上的论文,国际同行们看不到(看不懂),如果国内同行不加引用或者认为没有引用的必要,自然会产生零引用的结果。

· 发表于会议文集上的论文,只是一部分未成熟的结果,因后面有更加系统的补充工作后,发表在更好的期刊上,所以这篇文章可被忽略。所以,可参加国际会议,报告初步结果,但不投稿发表。以便使同行们将注意力集中于随后发表于正式期刊上的那篇文章。

· 文章虽发表在本领域主流英文期刊,但若干年后仍无任何引用,表明其学术价值接近于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种在选题上的失败,无形中浪费了资源(人力、物力、时间)。

···········

“零引用”论文的比例可作为衡量论文质量和一个团队学术水平的“晴雨表”。

产生“零引用”论文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为了凑数,达到获得学位的要求。这很无聊,但又很无奈。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915年)小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曾经这样说过我有时觉得很有必要提醒年轻的从事研究的学生们,我们不只是为了神和一帮天使的眷顾才去写论文,而是为了脆弱的人类同胞们……除非一篇论文有直接的影响,否则他们对科学的进展几乎只是无足轻重,还不如不写。

科学是世界的,(论文被)引用才是硬道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停止生产“零引用”论文。

 

相关链接

学生毕业驱动的研究只能产出低端成果

博导不导,谁来问责?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34-441292.html

上一篇:闲话“请假”
下一篇:窗外园区:迟来的春天
收藏 IP: 119.119.225.*| 热度|

36 文双春 罗渝然 吕喆 夏玉强 任胜利 丁甜 刘立 刘晓松 陈湘明 王守业 张亮生 牛文鑫 翟远征 许培扬 李福洋 何学锋 于锋 马红孺 唐小卿 徐耀 张晓锋 葛肖虹 方晓汾 水迎波 王庆林 钱磊 梁进 徐索文 王慧静 程小果 梁建华 李振杰 赵凤光 xqhuang liuzhan001st xchen

发表评论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