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彬个人博客---图示思维规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huang5907 个人主页:http://chem.xmu.edu.cn/teacher.asp?id=234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02.113.11.*   [88]杨正瓴   2021-10-21 18:55
请教一个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1308196.html
  
如果变量 A 和 B 高度正相关或者高度负相关,那么,只有以下五种可能性:
①A 导致 B,就是说,A 是因 B 是果;
②B 导致 A,就是说,B 是因 A 是果;
③A 导致 B,还有 B 导致 A,这就是说 A 和 B 互为因果;
④C 导致 A 和 B,就是说,C 是因,A 和 B 都是果;
⑤小样本引起的巧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便时,请您给解答一下吧?
感谢!
IP: 108.185.123.*   [87]徐令予   2018-3-10 18:34
有问题向您请教,发在短消息中。系统软件似有故障,可能重发了,对不起。恭候您的答复。谢谢。
IP: 36.35.34.*   [86]shenlu   2017-7-26 21: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067806.html
IP: 111.61.66.*   [85]wuwei1954   2017-1-11 10:40
阴阳五行既符合哲学的定义,也符合科学的定义!
IP: 119.233.211.*   [84]黄荣彬   2016-12-28 22:11
这是哲学的学说,并非科学的学说。
IP: 111.61.66.*   [83]wuwei1954   2016-12-28 20:58
咱们老祖宗的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是与天空五大行星在运行中的形状 明晦 (视觉上的)远近等相互呼应的。
IP: 111.61.66.*   [82]wuwei1954   2016-12-28 20:56
“四元素学说”是客观存在,它的确在西方哲学里出现。但是却和咱们老祖宗的五行学说不一样!
我的回复(2017-1-11 03:44):哲学有东西方差别,东方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也有所差别。
我的回复(2017-1-10 22:31):哲学有东西方差别,东方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也有所差别。
我的回复(2017-1-10 22:31):哲学有东西方差别,东方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也有所差别。
IP: 111.61.66.*   [81]wuwei1954   2016-12-28 20:54
   中医学脏腑、经络,其数目、性质与功能,不是与解剖出来的器官、神经相吻合,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的数目分毫不差,这种对应原理是“天地之阴阳五行”与“人体之阴阳五行”相参相应。古人将四时五行并称,是因为四时即是春夏秋冬这四个时节;五行,则是与四时意义相通的阴阳五行,即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这五个时节。
   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的原本含义,一点儿也不神秘,一点也不玄奥。这些名称所代表的事物,如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还有一年所划分的十二个月份一样,是对与人体以及万物的生存化灭须臾不可离分的,运行在天地之中的“气”所作的时段划分。只是与通常我们熟悉的季节、月份所代表的时间段落之功用相比,阴阳五行根据物象、物候变化规律标识了天地之气所具备的五种根本属性。承传了夏代历法的彝族十月历把这五个时段划分为十个月,命名为甲月、乙月、丙月、丁月、戊月、己月、庚月、辛月、壬月、癸月,即为干支中的十天干。
   再比如,在一回归年之中,北斗星绕北天极徊转360度大圆的一周天,北斗星斗柄就象时钟表盘上的指针走完十二个小时一样走完十二个月。命名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即为干支中的十二地支。八卦则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主要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直接对应!
   应该说,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的原本含义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甚至周秦这两个朝代以前,就已经逐渐被掩盖了。比如,在我们接触到的中医经典中,只有“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这五个时节”与“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个季节”的内容,却很难找到十天干纪一年的十个月与十二地支纪一年的十二个月之内容。

   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之类名词原本含义的被掩盖,成为研究中医学,包括研究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专业人士和想了解中医学,包括了解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般人士,难以弄懂中医学术理论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症结所在。现代医学用还原论的方法,将本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精确的表达与阐释,中医学难道就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吗?回答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因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故中医学的还原,绝对不能还原到现代医学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而是应该还原到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而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则只能还原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只能还原到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原生态知识--以“气”为灵魂,建立起二十八宿 北斗 十二辰 观测体系。中华先哲们 由此 建立的 太极 八卦 干支 阴阳五行 天人相应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体系!
IP: 111.61.66.*   [80]wuwei1954   2016-12-28 20:37
数学大家丘成桐 知道 五行的准确含义吗?
IP: 112.132.42.*   [79]shenlu   2016-7-8 2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72.html
我的回复(2016-7-9 11:27):类比可以启发,不可替代论证。
IP: 112.132.42.*   [78]shenlu   2016-7-8 2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72.html
IP: 112.132.42.*   [77]shenlu   2016-7-8 20: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28369.html
IP: 112.132.42.*   [76]shenlu   2016-7-8 20: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28369.html
IP: 192.168.0.*   [75]胡春松   2016-6-4 22:29
您好!我的爱情诗参赛作品359号:欢迎加我微信投票

http://toutiao.com/i6291795119813165570/

我的微信号:18970816800

谢谢!

胡春松
IP: 27.208.152.*   [74]林建荣   2016-4-26 13:36
你需要人提出具体的逻辑错误吗?看看你有关五行的批评,凭空出现了“四元素学说”,这在形式逻辑错误分类就是就是最原始的---????你懂的啊!
我的回复(2016-4-26 21:52):“四元素学说”是客观存在,怎说是凭空?它是西方的哲学,和咱们老祖宗的五行学说一样,都是哲学的理论,这在分类上也没有问题。
IP: 27.208.152.*   [73]林建荣   2016-4-26 09:44
如果你需要长期在科学战线上工作,需要补充系统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理逻辑。没有学习过数理逻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批评家。如果你是女性,本已经无效。
我的回复(2016-4-26 11:25):[78]林建荣 
你是女性要求你学习数理逻辑就是害你,但是如果你是男性,没有学习过数理逻辑就自己认为是逻辑专家---害人害己。
博主回复(2016-4-26 10:16):在逻辑学面前,难道还有性别的不同?你这种观点就很害人啊。
博主回复(2016-4-26 10:15):我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自认为是逻辑学专家了?有不同观点就展开辩论啊。不过,持有某种观点需有理论支持,我的理论基础就是逻辑学,概念-命题-推理系统。
博主回复(2016-4-26 10:13):请你指出我那地方错了?
我的回复(2016-4-26 09:50):我来科学网的目的就是宣扬逻辑学,普通逻辑学就行了,暂时无需数理逻辑。学习和应用逻辑学,第一步就应该是概念要明确。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作者概念不清源于逻辑学缺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972538.html
IP: 222.219.184.*   [72]biofans   2016-4-26 09:30
》》[2]黄荣彬  2016-4-26 09:27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要写入《基准》,那么,“四元素学说”要不要写进去?
~~~~~~~~~~~~~~~~~~~~~~~
据说美国的写进去了。
您可以查下。
我的回复(2016-4-26 09:35):真的啊?
美国科学比我们的先进吧?那我们应该把“四元素学说”也写进去,而不是写阴阳五行。
IP: 45.36.142.*   [71]韦玉川   2016-3-27 10:44
谢谢黄先生推荐我的博文。
IP: 119.181.14.*   [70]legendyoo   2016-2-21 09:40
请问
2016/2/21 8:22:57 rbhuang5907
号称科技兴国的国家为什么做这非科学的事情?
你 了解中医吗》??》》?》》
我的回复(2016-2-21 09:53):你了解科学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