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杂说“意”和“义”
热度 5 冯大诚 2022-7-22 08:04
杂说“意”和“义” 意和义两个字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但是,它们组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词——意义,而且,两个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一样,所以,有的时候在使用时会产生疑问:这个地方是该用“意”还是“义”呀? 我们先看一下这两个字本身的“意义”。 意,从音从心。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又 ...
个人分类: 汉语言|900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杂说“页”
热度 2 冯大诚 2022-6-20 08:37
杂说“页” 做学生或教师,总是要与书本打交道。小学生上课,老师让打开书本,翻到第一页。什么叫第一“页”,为什么称第一“页”呢? 以页为偏旁的字在学校里也是常常见到的。略举几例: 项:多项式,项目,事项,强项; 须:学校到处有某某须知的字样,借书先看借书须知,做实验先看实验须知; 顿:整 ...
个人分类: 汉语言|733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谷雨之前杂说“谷”
热度 3 冯大诚 2022-4-18 08:27
谷雨之前杂说“谷” 马上就到谷雨节气了。为什么称谷雨呢?当然不是如下雨一般从天上落下谷子。那么,是对谷子生长有利的雨,还是山谷里的雨? 这里的谷字,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意思,一个意思是谷子,另一个意思是山谷,二者之间看不出有什么联系,怎么都用一个谷字呢? 如果硬要说两种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还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779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杂说“厂”
热度 4 冯大诚 2022-3-5 08:31
杂说“厂” 厂是最简单的汉字之一了,只有两画,小学生甚至没有上小学的孩子都认识“工厂”两个字。 不过,工厂的厂字是一个简化字,它的繁体字是廠,广表示房舍,敞表示宽敞、没有阻隔,廠字的本义是很宽敞没有墙壁的棚舍。工人可以在里面做大件的活计,所以称工廠。廠又被“俗写”成厰,最后由厰简化为厂。 ...
个人分类: 汉语言|919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从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的译名说起
热度 6 冯大诚 2022-3-1 08:18
从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的译名说起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终于在去年底成功发射升空。 这个被称为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这个望远镜的英文名称是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译成汉语的名称是詹姆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760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元宵节前杂说“肖”
热度 2 冯大诚 2022-2-12 08:31
元宵节前杂说“肖” 元宵节快到了。宵是夜的意思,宝盖头下一个肖为什么表示夜呢?这需要先了解肖。 肖上面是小,下面的月是肉字的形变。实际上我们遇到的字中的“月”,只有很少几个表示月亮,而绝大多数都是肉,如脸、脖、胸、背、腹、臀、股、腿、膝、脚、胳、膊、肘、腕、肤、腔、胃、肚、肠、肺、肾、肝、脾 ...
个人分类: 汉语言|825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杂说“疫”
热度 4 冯大诚 2021-12-17 08:38
杂说“疫” 这一次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很快就要两年了。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防疫是正常社会生活中的大问题,必须常备不懈。我们国家对此一直是很重视的。在50年代初期,也就是我刚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不久,就成立了各级卫生防疫站,我们小学生也都受到卫生防疫的教育。我记得那时候都种牛痘 ...
个人分类: 汉语言|763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要讲究与不要苛求
热度 9 冯大诚 2021-11-2 08:11
要讲究与不要苛求 媒体报道,北京大学青年教师韦东奕因其出色的学术研究,获得了第四届青橙奖,但其答辩报告PPT最后打出“谢谢各位专家聆听”而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说他语文没有学好。 在报告以后“感谢聆听”,已经有很多年了,对于这种失当,科学网多年来多次有博主指出(如:王建设:《研究生开题,致谢中“感 ...
个人分类: 汉语言|6362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9
杂说奇和偶
热度 4 冯大诚 2021-9-30 08:07
杂说奇和偶 从小学就被告知,数目有单数和双数,1、3、5、7、9是单数,单数又叫奇数;2、4、6、8、10是双数,双数又称偶数。 但是,好像从来没有被告知,为什么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称偶数。 语文老师教导说,奇是奇怪、奇异的意思。这是正确的。奇的本义就是奇异。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大从可。可的本义是歌, ...
个人分类: 汉语言|9901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目能识丁
热度 4 冯大诚 2021-9-18 08:38
目能识丁 目不识丁就是一字不识。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宋代孔平仲《续世说》称:一丁应当是一个,因篆文个与丁相似,传写伪作丁。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说“目不识丁”,于是就目不识丁了。 当然,我们这里不管这个成语,我们就说说这个丁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1984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