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杂说文化和艺术修养(2)音乐与琴(下)
2019-5-25 08:32
阅读:2512
标签:比附, 调和, 烹饪, 夫妻, 敲门砖

杂说文化和艺术修养(2)音乐与琴(下)

人们提倡练习弹琴,当然不光是为了谈情说爱。过去的人大多是相信孔夫子的,孔子教人弹琴,是为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从乐曲之中应当能够悟出治理国家的大道理。

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要“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所以他“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刘向在《说苑·修文》中说子路在鼓瑟(瑟也是琴一类的丝弦乐器),被孔子听出来有“北鄙之声”。孔子说:“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昔舜造南风之声,其兴也勃焉……纣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他警告子路,学这样的曲子就难保“七尺之身”,吓得子路“不食七日”而瘦得皮包骨头。

儒家一直把“弦歌”作为教化百姓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正如孔子的学生言偃所说,弦歌而治,可以使得治理者“爱人”而老百姓则“易使”。正因为如此,孔子一行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没有饭吃,大家都饿得昏头昏脑的时候,孔子仍然“弦歌之声不绝”,表达了他誓死也要宣传“克己复礼”主张的坚定决心。

为什么古人认为音乐能够对国家的政治起这么大的影响呢?根据古人的哲学,这是因为音乐与治理国家有共同的要求,这就是和谐

谐本来都是指声音的相呼应。

说文解字》解释说:和,相应也。《易·中孚》中有这样的句子:“鹤鸣在阴,其子和之”,那是鸟类的声音相应。《论语》说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那就是唱歌相和了。楚国宋玉所说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各有几千人和几十人属而相和也是如此。

谐,就是和。《书舜典》:“八音可谐,无相夺伦”。

声音相和,必定不是同一个声音,即声音的频率不同。不同还能够相应,这才是相和。声学上,把某一频率的声音与该频率的2倍、或三倍等声音,称为谐音。虽然现在我们在音乐演奏和音乐教育中使用的和弦、和声技巧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不同声音相和、相谐的概念,却是中国古来就有的。

在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政策上,理智的政治家也是主张“和”的。即使在古代的“中国”即黄河流域附近的面积,对于交通不发达的古人,也是一块相当大的土地。从北方的“胡”到南方的“越”,东方的“夷”到西方的“羌”,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们的习性,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要说做这么大面积土地上的统治者“天子”,就是一个局部的统治者“诸侯”,也是要处理许许多多不同人们之间的事务。要硬使人们相同是不可能的,处理得好,就要使这么多不同的人相和,即所谓“和而不同”。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儒家学说的最重要的核心。紫禁城中最重要的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国家最重要的建筑物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和”在治理国家理念上的重要性

人们又要说,音乐、弹琴要求的是声音的相和,治理国家要的是不同人们之间的相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和挨得上吗?

从我们今天从小就在西方式学校学习到逻辑思维的人看来,声音的相和与治理国家的和谐确实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但是,我们的古人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中国古人的思想和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附既然声音相和是“不同而和”,治理国家也是“不同而和”,它们就是可以比附的。逻辑弱而比附多,这是中国古人思想的一个特点

在我们的古人看来,不但治国与音乐相和有联系,做饭做菜即烹调也与们有联系。烹调有五味,甜酸苦辣咸,也要相和才能够好吃。能够做到五味调和的是好厨师,同样,把这些本来运用来治国的也是治国的高手。过去,把宰相的功能称为调和鼎鼐,做得好的宰相便有调鼎之功。

中医养生也要讲究五行调和。五脏配五行,要调和。经络配阴阳,阴阳经络也要调和。调和了,身体就健康,失调了,就要生病。养生的过程,就是要保持调和的状态,治疗的过程,就是把失调的阴阳五行调整过来,变成调和。古人也常常以养生来比喻治国。虽然有些具体做法今天看来很可笑,但是这就是古人的哲学、古人的智慧。

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夫妇,古人把它配阴阳,要调和。我不知道在《诗经·关雎》产生的据说是西周年代是不是已经有了阴阳的概念(或许没有),但是,人们已经把音乐的调和与夫妇的调和联系起来了。在《诗经》的第一篇里就把夫妇关系与琴瑟音乐联系了起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以后,琴瑟差不多就成了夫妻的代名词。夫妻关系好,称琴瑟调和。夫妻翻脸了,称琴瑟不和。死了太太,谓之断弦。再娶一个,称为续弦。

正是古人的这种比附,把乐和礼联系在一起,把音乐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出古人好比附而缺乏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正是他们的这种缺乏逻辑思维的习惯,使我们的古人难以发展出科学理论,但是,也正是他们的好比附的思维习惯,创造出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绚丽多彩的古代诗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另外作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虽然我们的古人缺乏逻辑思维的理论,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实际上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逐步提高,把音乐与治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还是在逐步淡薄。而且历史的实际情况也一直在不断的“礼崩乐坏”。礼与治国的关系都单薄了,更何况乐呢!因此,后世的人们很少像孔子那样把音乐与治国联系得那样紧密。从汉唐到宋元明清,人们心目中音乐与治国的联系越来越弱。

这样,音乐和琴逐渐成为人们单纯娱乐的工具。琴逐渐与棋类、写字、画画一样,成了人们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部分,成了琴棋书画之首,而不是完全从属于礼制和政治的工具。一部分人则把从事音乐、把弹琴当作他们谋生的手段,成了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当然,故意或无知地把音乐与治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人总是有的当李谷一开始把歌曲唱得软绵的时候,还是有人斥之为亡党亡国的靡靡之音。不过,这毕竟只是大江东去的大潮流之中的几处小小的逆流漩涡。

琴棋书画本来只应当是人们提高文化和艺术修养、丰富文化生活的工具。对于人们来说,弹琴、下棋、写字、作画都应当是很愉快的事情。可是,有些成年人主要是小孩的家长,却把它们作为小孩子考试、升学得到便利的敲门砖,逼着许多孩子苦苦地练习这些本来应当是他们愉快的技能,弄得他们苦不堪言。这就把好事情弄到了它的反面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1810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