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研究生毕业和前导师并列通讯作者是神马情况? 精选

已有 20334 次阅读 2018-4-29 19: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此前写的博文《一字并肩王: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现象》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批评和异议,一些抗议者批评我的博文观点可能太偏见和狭隘。实际上我并没有完全否定所有论文的共同贡献和通讯,但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共享如果进一步扩大化那就是出了问题了。

     在行业一线的基本都知道某些领域的研究人员非常偏好共同通讯和共同第一,以为这种做法是惯例。以前我们看到核物理实验的一些文章有上百个作者和几十个单位 ,行内人解释到开动离子加速器需要很多人员协作,所以最后把参与的人员都列入了,一个大机器开动的确需要几十人参与,缺少一个人可能都不行,不知道把管电闸的工作人员是否会列入作者?按照共同贡献,不知道这些参与数据测试的工作人员是否都是共同贡献,有无必要把他们都列为共同第一,共同第二,共同通讯?但我看到的一些核试验方面的论文虽然上百作者但却没有全部列为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

     通讯作者的本意是负责EM投稿,答复审稿人提问,文章发表后回答读者询问等,通讯作者应该知晓论文的每个细节,而不仅仅是宣布拥有该文章而已。

      一些期刊开始强调稿件处理系统EM的通讯作者必须和稿件里通讯作者的标记保持一致,禁止并列第一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显然是编辑部意识到某些环节可能出现了问题。担任学术编辑的基本都是本领域的一线研究人员,基本知晓行内的相关规则。共同通讯的泛滥说明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了问题,作者组可能存在某些虚假欺骗行为。如某科研论坛吐槽的那样,大老板大导师不实际指导,具体工作由二老板来指导,发表文章的时候大老板和二老板都署名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不署名大老板估计会惹来麻烦,如果不署名实际指导的二老板为通讯等于否定了二老板的实际贡献。

      一种现象就是博士生毕业后也去了某单位当导师,或者留校了也留在导师的实验室工作且帮助导师指导学弟学妹们,为了皆大欢喜,只能让实际指导的人和前导师担任共同通讯了。特别是在两个不同的单位,双通讯都可以算成科研业绩,大家都皆大欢喜而且体现了合作。

    其实,和前导师共同担任通讯作者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对前导师来说有掠夺毕业学生成果的嫌疑,对于已经毕业工作的博士则有扯虎皮当大旗,似乎要和导师同台共舞展现的趋势,更多的是让导师处于尴尬的境地。

    科研领域和江湖,不可耍小聪明,闹不好就是坑自己也是坑前导师,前导师也要保持警惕。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80-1111553.html

上一篇:创办一个国际期刊有多难?
下一篇: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通知(第3次)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17 谭平连 黄仁勇 褚海亮 章雨旭 孙颉 段法兵 邝宏达 杨金波 马鸣 邹勇 杨绪洪 黄永义 李军红 周春雷 蔡宁 曹建军 赵丽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