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岩石圈中地压梯度变化及在热液成矿方面的意义
热度 1 胡宝群 2023-8-2 23:28
连着几年在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上投摘要稿。近3次的题目是: 2020-2021年,地压梯度学说; 2022年,构造物理化学的一些思考; 2023年,热液矿床构造控岩控矿的热力学分析。 附件:相对应的摘要稿 HU Baoqun (2021)地压梯度学说.doc HU Baoqun (2022)构造物理化学的一些思考.doc HU Baoqun (2023)热液矿 ...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88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岩石圈研究的两个有趣方向:地压梯度和水的临界奇异性
热度 1 胡宝群 2020-9-28 17:08
一是岩石圈中地压梯度的渐-突变,二是岩石圈中水的临界奇异性,及其在成岩、成矿、成灾方面的意义。从这两个新角度来研究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地质作用,会产生一些新思路。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342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强震机理新探:水的临界奇异性致震说
胡宝群 2020-3-15 11:22
强震突发,造成巨大灾害,能否预测?关键在成因 机理 。 通过大量地震现象 的 总结和地震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提出了《 水的临界奇异性致震说》,发表在《地学前缘》 2020 年第 1 期 。 ( 1 )总体思路: 地震的共性 主要 有 平面上 分带,与断裂相关 ; 垂 ...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37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液矿床中降压的控岩控矿机理及其深部找矿启示
热度 1 胡宝群 2019-12-16 12:01
20191213-17日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做了这个报告,相当于是之前认识的完善和补充。一些认识和思考: 在热液(铀)成矿过程中,(1)物质的相变线及端点控岩控矿。气-液相变线及端点控矿(即水相变控矿理论)。液固相线及端点控成矿母岩的成岩和变形。(2)降压是建立成 ...
个人分类: 热液矿床|33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岩石圈地压梯度的渐突变及其地壳运动意义
胡宝群 2019-12-9 20:43
2019年12月9日,在北京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参加第二届大陆地壳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会上宣讲了“岩石圈地压梯度的渐突变及其地壳运动意义”。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互相交流,有不少启发,受益匪浅。 基本认识有: (1)动力方面:热力和重力叠加之后的地压梯度,在时空有差异及变化,既有2-4倍重力梯度的渐变、相变时 ...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36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地压梯度驱动说
热度 1 胡宝群 2019-4-29 19:52
在“第七届 流体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及环境灾害学术研讨会”(20190428于成都理工大学)宣讲 20190428地压梯度驱动说.pdf 板块运动的地压梯度差异驱动说,简称为地压梯度驱动说。 ( 1 )板块(或更广泛地说是地球物质)运动的根源是重力和热力的合力 。热力和重 ...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4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岩石圈的地压梯度及其变化和意义
热度 2 胡宝群 2018-4-25 07:36
2018年4月20-22日,参加了“ 第六届 流体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及环境灾害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报告了“岩石圈的地压梯度” 研究 ,算是至今的研究总结。 基本认识: ( 1 )岩石圈的地压梯度,总体为热压梯度和重力梯度叠加,与地温、组成、相态、体系性质等有关。明显变化,既有渐变也有突变,可以有 2-4 倍重力 ...
个人分类: 地压梯度|529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地质作用过程中的突变和渐变
热度 1 胡宝群 2017-6-30 10:45
渐变和突变是变化的基本形式,各自特征极不相同,研究方法和思路迥然。在地质作用过程研究时,要区别对待这 2 类变化,否则难以得正确的认识和预测结果。以岩石圈中水的临界奇异性突变为例,初步研究了水的渐变和突变行为,指出 岩石圈中水的临界奇异性突变是许多内生地质作用发生的肇因 。 ...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40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地压梯度研究系列及重点
胡宝群 2017-6-15 18:37
1)地压梯度研究系列:岩石圈中地压梯度 -- 降压 -- 相变 -- 构造控岩控矿(水相变控矿(藏)、地震)。 2)相变线及端点的行为:理化性质的突变与渐变,反应的平衡与非平衡,结构的无序和有序(含动态有序)、自组织过程等。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284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