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pm

博文

中国到了严管交通秩序的时候了

已有 5250 次阅读 2012-9-4 15: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交通

前两天看了蒋平老的博文《外国人在中国感到不爽的五个方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608006.html),其中不爽之一是中国的交通。从博文后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有不少读者感到于接受。这可能跟国内读者对国外的很多情况不够了解,或者把国内情况和国外情况只做简单比较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什么都不好,很伤中国人民的感情。因此有必要把这种中外比较放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看看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我在加拿大、美国开十多年,回国工作后在国内开车不到一年。今年暑假回老家探从南到北穿了半个中国,第一次经历了中国的高速公路,有惊无险,在驾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一直想写出来,今天受蒋老师博文的启发痛下决心写出来了

 

这次自驾发现中国的高速公路不比加、美的差。路上的车也不比加、美的差。全世界的名车,在中国的道路上都能找到。然而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秩序人叹息。前两天看到了北方重交通事故,数十人死于瞬两天路上开车听广播,重大交通事故的道不断。中国的交通问题让我在其它域里取得的成就得黯然失色,因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居世界前列。我们到了好好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交通秩序和经济发展如此不协调候了。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找到根治之道。我不是这个领域里的家,只是从一个在中国和北美都有生活经历的普通百姓的角度,通,探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希望对中国社会有用。

 

要说到中国的交通问题的根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多,车多,因此没有办法,除非把人口降下来。我认为这个理由不充足。日本平均人口密度,和汽车拥有量比中国要高(恕我没有具体统计数据),然而日本的交通秩序非常好。90年代访问过日本,发现日本公路上车很多,但都开得很快,开得很直。访问结束回到上海,才意识到原来上海的车是S形开的,那时上海的马路上自行车很多,我也认为,上海的车开不快是国情决定的。现在上海马路上自行车少多了,但车子还是S-形开的。今年暑假有机会再度去日本考察,现在我自己也开车,所以观察角度更专业了,我注意到日本人开车时,很自觉地保持足够车距,就好像人与人之间保留距离一样。在有行人过马路的斑马线上,和北美一样,他们会主动停车,让行人先过。

 

所以人口密度和汽车密度不是中国交通秩序混乱的根源。我们必须认真考察立法因素、执法因素、道路因素和驾驶员的因素等。

 

关于立法,我年初刚通过驾驶规则的理论考试,觉得中国的交通法规至少在理念上和北美没有太大差异。

 

但我们的执法有严重缺陷。我不想卷入人本性还是善的论,但没有法,就没有人守法,再多的法规也白搭。在国外的路上没有那么多,但经常有交通警察巡或伏。无论是超速还是乱停车,被抓到违规,毫不手。我本人在美国因为超速被罚过,罚完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超速不合算。首先,被警察拦下后,警察要完成一大堆paper work,然后才给你罚单并放行。这一过程大约30分钟,这30分钟也就是我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超速争来的宝贵时间。所以超速被抓到,没能省下时间,反而损失银子,加上不良纪录,而且还增加出事的概率。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在高速公路上超过速。可想而知,严厉执法有很有效的教育作用。而在中国的道路上到处都有充满文学色彩的关于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阻挡驾驶员的视线,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发达国家的驾驶员在严厉的法制境中时刻接受教育,所以驾驶员都很自此以往,驾驶道德升。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中国的交通执法主要依赖于摄像头,到了月底才知道自己犯了几次规。对于有钱人,或者认为钱是身外之物的人来说,交了罚单就没事,他/她永远体会不到犯规带来的麻烦,对犯规者的教育作用有限。

 

中国卡车超已经司空见惯。用卡车司机的说,不超载不赚钱。北美的高速公路上经常有制性的称重点,超载必。在中国,只有收站才称重,称重只是为了收费,收费和重量成比例。这次自驾经历让我感到,超载卡车是高速路上的 trouble maker。由于超载,超过了车子本身的可,致车速奇慢,很多车最多只开60公里/小时,遇到上坡,只能开30公里/小时。我经常看到慢得象乌龟爬的大卡车(然是超载)相互超车把后面的小车堵成一条长龙,这是发追尾的主要原因。有不少驾驶员,竟然利用急停车道超车,而且速度非常快。想如果正好前方有人在紧急停车道上修车,那必是一重大车祸。难怪中国高速上的追尾事故很频繁,而在北美,追尾事故很少,有时在发生灾害天气,如大雾、暴风雪时有发生。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来回五天的行程中就没见过有巡逻的警察,由于无人执法,各路神仙各显神通想着一切办法超越。

 

我们的很多道路设计及路牌也很不规范。高速路上修路是很难免的,但在国外的高速路上,如果前方有工事,提前2公里开始用橘黄色的志标出,接着在1公里,500米标出。可想而知,他们在人的安全方面是花了心思的。如果车速是120公里/小时,2公里只需要1分就可开完。也就是说,即使提前2公里提醒,驾驶员也只有1分钟时间准。而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福建境内),修路提示牌后(底白字)马上就放出封道,这是很危险的。急急忙忙避让,很容易和隔壁道上的车子相撞。在市区路上,同一条路上的几条道,直行过了一个红绿灯往往就变了位置,如果要想按着原来的道开,驾驶员不知不觉中开到旁边的道上去了,这就为和旁边的车子产生碰撞制造了条件。我们的交通灯也有不少问题。在很多十字路口,左传、直行和右转分别用红绿箭头控制,在允许左传、禁止直行时,在很多路口只给一个绿色左转灯,而直行和右转既没有红灯也没有绿灯,只能靠驾驶员推测。这经常给直行司机一个错觉,不少人在漫长红灯后,左转灯转绿时,直行车情不自禁就冲出去了。我自己也经常犯这个错误,不经意地就闯了红灯。现在很多路口的红绿灯有倒计时。据研究,红灯倒计时可以减少驾驶员等候的焦虑,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然而我们的绿灯也用倒计时,这会让很多人在绿灯的最后的几秒时盯着交通灯冲刺过路口,这对行人、骑车者是很危险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细节问题,然而,国人现在严重忽略细节问题,如果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改进一下,将给我们带来很不一样的结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国外公路上的机动车主要是汽车和摩托车。摩托车不多,但也和机动车同样管理。如,摩托车超车必须变道到超车道,摩托车不得和任何车辆在同一车道上平行驾驶等。在我现在所在的城市汕头,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大量摩托车用户。在设计马路时,专门设置了摩托车专用道。摩托车道很宽,可以开汽车。奇怪的是,很少有摩托车在摩托车道上开,大部分在机动车道上开。相反,在马路堵车时,很多小车也窜到摩托车道上面,到了前方再“加塞”到规规矩矩在机动车道上耐心等待的车子前面。摩托车更是在大车、小车中间打迂回。对方道上的车在超车的过程中会开到反方向的车道上逆向行驶。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公路上开,车道再多也开不快。在没有摄像头的交叉路口,红灯没有任何约束力,经常两个方向上的车堵在一起,谁也走不了,这在北美是无法想象的。我感觉这种现象并不是我所在城市特有的,上次也看到报道,我国中西部某城市救护车被堵在交叉路口,老外出来指挥交通,使出浑身力气让救护车先走,把我们中国人的脸丢尽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摄像头还是有这么多人违章?城市交通秩序如此混乱,为什么没有警察出来执法?

 

在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行人想通过,车辆一般都会停下来让行人通过,尤其是右转车辆。同时,在红灯时,行人一般很自觉,不乱穿马路。在北美,如果行人闯红灯出车祸,行人负全责,所以行人乱穿马路非常少。这倒不是北美行人素质一定比中国人高,而是他们在法律上限制个人行为。中国的人-车关系很紧张,在斑马线上,汽车和行人抢着走,大有一种你不让我,我撞死你的气势,这让我感到心寒,因为这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无视!这一点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驾驶员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待大大提高。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红绿灯信号控制上似乎存在盲区。很多地方在行人绿灯的情况下,右转车辆即便是红灯仍然可以右转,因此当行人是绿灯的时候,行人和车辆各不相让,尽管大家都知道鸡蛋和石头的关系,但很多行人毫不示弱。因此,在行人处于绿灯状态时,各个方向上的机动车都应该是红灯而且禁止右转。我想做到这一点在技术上不应该很难,难的是有没有人注重这些细节,有没有人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我在北美期间,在市区开车的油耗量是67升/100公里。而在中国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似规格的车的油耗大约在1214升/100公里,是在北美时的2倍。这个差别和平均车速有关。大家都知道,车开得越慢,单位里程耗油量越高。在北美城区开车,限速50公里的公路上有时可以开到60公里/小时。但大部分时间开到4050公里/小时是没问题的。而中国城市开车限速为40公里,我平均车速也就在30公里/小时。再加上某些不必要的堵车,燃烧了很多额外的珍贵的汽油。车速慢的主要原因是秩序混乱,而不是车辆多。

 

所以管好我们的交通秩序,不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伤亡,也关系到日益紧缺的战略资源——石油,以及由于石油燃烧而排放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这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交通秩序和高楼大厦一样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门面,走在路上就能看得到。所以中国要想改变国际形象,减少百姓的无辜死亡,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就应该在交通执法上下功夫。当我们的交通秩序和美国、日本一样时,我们成为世界强国的日子就不远了。

 

而管好交通秩序的关键是持续的严厉执法。不要动不动来一个严打运动,运动完了,老问题又复发。持续的严厉执法,也是对民众的持续教育过程,为提高国民的素质作出贡献。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针对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严厉公正的执法,是造就一个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另外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还要在细节上花更多的心思。要把对细节的关注当作一种文化去建设。中国现在没有做不出的产品和工程,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就输在细节上。苹果电脑和普通PC的差别就在细节上。希望我们的职能部门,把眼光看得远一点,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使社会发展更协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1991-609133.html

上一篇:我没有抵制任何商业出版社
下一篇:变沙漠为绿洲
收藏 IP: 202.104.247.*| 热度|

6 杨海涛 朱江峰 丁大勇 李宇斌 于仲波 ycjy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