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学研究的误区【3】:熟视无睹

已有 4093 次阅读 2013-4-13 11:52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科学研究的误区

地震学家们寻觅大地震前兆已经很多年了,但迄今还未找到在震前可重复观测到的唯一前兆,仍然停留在震后诸葛亮的盲人摸象阶段。

小贴士:【唯一】很重要,若不是【唯一】,意味着有多解性,有多解性就是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若不信,看看这则报道[1]在庆祝《Science》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该刊杂志社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发表在201071日出版的专辑上。在今后1/4个世纪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第55个难题是“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

其实,地震学家们早已【看见】唯一地震活动性前兆了,但对此熟视无睹,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令人遗憾。

若不信,你看看下面地震学家们做出的图,如果视力不低于0.5,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上都有【不对劲】的地方。


1 2004年12月26印度尼西亚Sumatra地震前(Mw=9.0-9.3)观测的累积Benioff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数据点(十字)[2]为主震前观测的累积Benioff应变值。曲线表示用时间-破坏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值。垂直虚线和红线分别表示预测与实际的主震发生时间。


2 1989年10月17Loma Prieta Ms=7.1 地震前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图中数据点(黑圈)[3]为主震前观测的累积Benioff应变值。曲线表示用两种时间-破坏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值。误差棒表示震级的精度为上下0.3个单位。

看出来了吧,在强震前一段时间,图上都有一条近似垂直的由数据点连成的线段,这不是前兆还能是啥?

用科学术语讲,该【垂直线段】表示应变加速阶段,也就是震群事件发生的时段。

震群事件是强震发生前,人类监测技术可识别的唯一地震活动性前兆。

在科研中,面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熟视无睹,守着聚宝盆却不知道“财宝”在哪里?这岂不是科研的误区之一。当年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现象,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前人们也都看到了此现象,除了发现苹果好吃外,神马都木有发现。

科学发现一定属于有好奇心的人、多问为什么的人、不放过蛛丝马迹的人。

若能从发现的共性现象中提炼出本质规律,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科学原理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问世了。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参考:

[1]SCIENCE公布125个科学前沿问题

http://www.baidu.com/s?wd=%BF%C6%D1%A7%20125&pn=30&rsv_page=1

[2] Mignan A, King G, Bowman D, Lacassin R, et al. Seismic activity in theSumatra-Java region prior to the December 26, 2004 (Mw=9.0-9.3) andMarch 28, 2005 (Mw=8.7) earthquak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Letters, 2006, 244: 639~654.

[3] Gross S, Rundle J. A systematic test of time-to-failure analysis.Geophys. J. Int.1998133:57~64.

相关阅读:

科学研究的误区【1】:眼见为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441

科学研究的误区【2】:有些东东无法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94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79791.html

上一篇:从孕震机制角度,探讨潮汐组合与地(强)震的关系
下一篇:击垮美国地震学家信心的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
收藏 IP: 101.24.8.*| 热度|

6 陈安 肖建华 徐晓 刘洪 张志镇 孙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