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研突破宜聚焦于“小科学” 精选

已有 6554 次阅读 2019-10-31 09:38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科学

对于人类未来而言,以自由探索、个人发现为特征的小科学”,与协同攻关、投入巨大的大科学”,到底哪个更重要?

昨天上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未来国际大科学论坛【1-2】上,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说:“历史上很多改变世界的重要发现,并非来自大科学计划,而是来自个人的发现,如X射线、抗生素、无创影像、基因工程……。有些耗费巨资的大科学计划最后甚至不了了之,并未获得多少有意义的成果。反而,在计划推进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一些科学家意外获得的灵感和点子,带来了一些重大进展。”

因此,科恩伯格认为科学家提出大科学计划构想要慎重,不能从个人研究利益出发;政府为大科学计划立项也要慎重,应充分评估它的投入产出比。重大科学发现是偶然性事件,提升这类事件的发生几率,需要政府、科学基金和科研机构资助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的研究,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开展自由探索,这样就有望收获一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乃至颠覆性成果。

今年《Nature》杂志一篇论文中的观点【3】与科恩伯格的观点类似,该论文的观点是:“ 大型科研团队更多地在比较成熟的前沿领域做后续的成长性的工作, 而独立科学家或小型团队则往往更专注于还不成熟的前沿领域和真正的巅覆性创新;团队规模与影响力呈正相关性,但与颠覆性创新呈反相关性。

我也曾说过【4】:如果每个科学家从不同的视野观察这个世界,进而理解这个世界,那么其中某位科学家可能会找到解决某个科学难题的 “突破口”,某个关键环节突破了,就像玩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体性的突破,贪大舍小往往会事倍功半。所以说,科研特别是基础科研,宜鼓励科学家或小团队的“单打独斗”,不宜用大团队的“人海战术”盲目攻关。

鉴于此,不妨给有创新潜质的科学家个人或小团队以足够的非竞争性经费支撑,让TA们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再为“帽子”奔波,以真才实学而非论文发表的载体(期刊档次)客观评价TA们的贡献,让TA们心无旁骛地自由探索,是符合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途径,也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

 参考

1】科学何必都要求“大”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10-31/getArticle.htm?id=281364

2】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炙手可热的“大科学”会将“小科学”淹没吗?科学大咖滴水湖畔“神仙打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8859149600200153&wfr=spider&for=pc

3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wpisrc=nl_science&wpmm=1

4小团队科研模式是重要原创工作的摇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62524.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204179.html

上一篇:[转载]开学术会议,教你识别“泰斗”与“漏斗”
下一篇:“傻点子”往往是创新的引擎
收藏 IP: 59.109.152.*| 热度|

30 段法兵 胡绍鸣 武夷山 李建业 孙宝玺 段含明 李维纲 张国宏 黄永义 李晓姣 刘立 檀成龙 郑永军 范振英 卜令泽 姚远 黄永义 代恒伟 曾杰 强涛 杨正瓴 郁志勇 毛善成 王卫 刘山亮 王安良 吴斌 晏成和 张志镇 齐世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