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再回来! 精选

已有 8525 次阅读 2011-7-29 17:19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国效力, 回国效力, 祖国需要

朋友的女儿要出国读博了。
朋友也是一个有责任、很爱国的分子,一贯如此教育女儿。女儿临走时,父女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毕业后回不回来为国效力”。这次朋友很认真地说:几年后的事儿,谁能说清楚。还是先好好学习吧,到时候真正有了能力再说。照现在的情形看,估计你刚刚毕业祖国是不需要的。所以可以先在外国找找工作看,如果能够找到一份压力不是很大的工作,先干几年再说。等你混好了,真正有本领了,等祖国需要你的时候再回来不迟
朋友女又问:“什么时候是‘祖国需要’的时候啊?”
朋友接着说:现在也不好说,不过照现在而言,起码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自己只想着好好工作即可,不必有什么太多的后顾之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不会因为提职、涨薪而走关系、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等卑劣的手段才能实现。
不知道多年以后,朋友及其女儿该如何处理此事儿,我们就等着看看吧。
谈起出国深造与回国效力,勾起了俺的当年。那时候真是如火如荼呀,出国就像刚刚打开闸门的江水。当时就想:俺就不信了(那时就已经很倔啦),国内需要做得事情很多呀,为什么不现在就做?也不是做不了,非要等到学成回国呢?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想法是幼稚而天真的!现在看来,即使为国计,也是应该先具有“为国效力”的资本,才能有“资格”效力,否则就成了一句空谈。如果说它有意义的话,也基本上是自欺欺人的,因为人微言轻,你的行为不足以鼓励他人——而且,很多的他人不说风凉话就不错了。
其实,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该做的事儿和能做的事儿,就已经可以了。如果你让俺倔人像饶毅、施一公教授们那样写写CNS、冲一冲N奖,要命也做不到呀!可能俺能够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地教教书,遇到那个“快掉下悬崖的学生”拉一下这样的事儿,所以俺给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要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做点事情,也不一定一种模式。记得大学毕业那会儿,被学校叫去参加“毕业生座谈会”。我们那时是以“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光荣与自豪的。根据当时的情况,让我去是说些如此类似的话儿的。结果俺短暂的发言让老师、领导、导员都目瞪口呆。记得我当时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支援边疆建设”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我更希望去能够尽快学到更多本领的地方,更愿意去能人很多的单位,这样更利于我的成长。只有有了本领才能够讨论如何为国效力。俺这里透露一个消息:当年信誓旦旦去新疆工作的一个好朋友,两三年就晋升了副矿长,当然也就跑回来了。再后来又读了一个“马列主义研究生班”,现在据说当小老板了。我们毕业那会儿,很多人都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确是真的,但是大部分人的理想都被现实的巨浪击得粉碎!
为国效力或回国效力,是很现实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有些人,即使没出国,也能为国效力,比如袁隆平老先生、陈景润仙生等;有些人没回国,也能为国效力,比如杨振宁先生等;有些人回国效力既有物质力量,又有精神力量,如饶毅、施一公教授们;有些人回国效力物质力量、精神力量都不大,最多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稍微“刺激”一下,比如俺硕士导师——甚至有人说风凉话,“哼,为什么回来?还不是在国外找不到工作!”至今仍然有人振振有词呢。还有人呢,不仅没有正面作用,还产生负面影响......
还好,俺女儿学的是文科类的,不是理工类,好像没有回国效力之说【路是她自己走,所以只能自己选】。因为中国现在急于要提高的是自然科学技术水平,其他的我们好像已经挺高了吧?
此文是看了以下精选博文而写:


聊聊“海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745-469785.html

上一篇:考试(8):一场旷日持久的考试
下一篇:编辑同志们是否可以帮忙呼吁一下?
收藏 IP: 123.185.222.*| 热度|

23 吕喆 丁甜 李学宽 高建国 张玉秀 赵明 刘庆丰 袁贤讯 刘艳红 吴飞鹏 白图格吉扎布 徐耀阳 逄焕东 吴云鹏 李志俊 杨秀海 武夷山 梁建华 李宇斌 王春艳 吴明火 肖振亚 clz198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