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远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dawei

博文

庄老师,潘老师和我

已有 5876 次阅读 2019-12-1 20:17 |个人分类:回忆|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庄国强

今天我大学同班同学发了篇文章,讲与研究生导师庄国强老师的情谊。这让我跃跃欲试也想写写庄老师,无奈庄老师并不能说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的研究生导师是易老师。但现在要凑热闹嘛,我必须写庄老师,而且我对庄老师也觉得是情深谊长。而易老师呢,我以后慢慢写,那是我的亲老师。至于潘老师是谁呢,让我慢慢说吧。


首先,我要让世界知道其实庄老师也算是我的导师。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人并不知道这回事,只有庄老师和我知道。他知我知,别人不知。这是多么私密的感情呢。哈哈,我的句子好长,翻来覆去好像是为了写庄老师而写庄老师。但不是,庄老师真可以算是我的导师呢。让我继续慢慢说吧。


IMG_5358.JPG

(中间是当年的庄老师,很时髦,其他是我同学)


话说那年,也就是公元1986年,我大学毕业了,当然我的同班同学也都大学毕业了。这是废话,但似乎也是富有诗意的一句话!那一年,我们学校不知为什么独出心裁,说是不用考研了,学习成绩还行就可以直接读研,当然还得有学校研究所要才行。我的分数还行,但并不是被人追被人抢的那种,还是需要稍稍做点努力。


这里我要说我这人到目前为止学东西还算是随心所欲。哈哈,这是催牛。其实不少是受社会影响,只不过我兴趣太广泛,很容易随社会影响而变动,自己还以为是随心所欲呢。


高考那时因为物理时髦,自己物理也不错,所以就学了物理,而且还要是近代物理,所以就进了科大四系。但是马上就发现有问题,一方面我不喜欢实验,另一方面我又有了新兴趣,这是看金观涛等人编写的走向未来丛书所受的影响,比如那本有名的《GEB-一条永恒金色的纽带》讲音乐巴赫,数学哥德尔及画家埃舍尔他们之间的关联。反正文科的内容居多。


这其中有一本是罗马俱乐部做的东西,讲人口问题,用的是系统动力学工具,不是像那本GEB讲音乐美术数学关系的,虽然有趣但不是一门学科。系统动力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室开创的。我对这个感兴趣,通俗易懂,比物理感觉有用又有趣。读着读着就对钱学森的控制论也有了兴趣。对经济也感兴趣,因为只有十系有类似的内容,我就转到十系了。


这个系叫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系,但这一年实际上大多是自动化,实验课还要装电视机,比物理实验还让我提不起兴趣。我对这种工程技术的东西一窍不通,颇为沮丧。但对控制论随机过程之类的课还是挺感兴趣。总的来说,非常不满意,大部分时间躲在图书馆里,看经济的书,也到书店买经济类书,主要是波兰匈牙利那些东欧国家的书。我有点混淆是不是在那时还是稍后一段时间读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的东西,但肯定是类似的东西。反正不务正业跌跌撞撞算是毕业了,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觉得也是尽力了。


所以这时我就要努努力了。我去找庄老师,要跟他学管理科学。庄老师也答应了,所以庄老师应该是我的导师。但这时候某研究所来人“抢我了”。哎呦,终于被抢了。我说某研究所是因为不想把自己的历史资料公布于众。这个所来的刘老师就跟我聊,问我将来想干嘛?我不知怎么就说到麻省理工学院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室。刘老师马上就说他们那有个潘教授,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说我就跟他,以后去MIT读,哇,我心潮澎湃了,那不就是走向未来丛书里系统动力学的地方吗。所以我辜负了庄老师,告别了我的母校走了。我对庄老师心里感到非常对不起。庄老师是上海人,看相片就可以看到他的儒雅。不过,真是不好意思,那个潘教授也是上海人,哈哈,而且也是非常有魅力,大个头,秃头秃得像蒋,我在图书馆里浏览他在IEEE上发表的文章,大概也是以貌取人了。


我去了那个研究所,满怀希望,但非常遗憾,潘老师没有从美国回来,所以我也就没能去上MIT,当然就算他回来我能不能去MIT另当别论。


我以为潘老师就永远是一个海市蜃楼的影子了,但是几年以后,我们不期而遇。那是我在普林斯顿学习期间,他退休了,与儿子一起住普林斯顿一带。我们经常见面,受益良多。


在那个研究所期间,我跟了易老师,湖北人,非常好的老师。至今我们还经常在微信上问好聊天。


至于庄老师,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青岛。他兼任青岛大学管理系主任,1988年夏天他在那里请北大厉以宁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讲课,我去了那里。


我在一篇文章里写到:


二零零八年,我第二次来到青岛。算起来,离第一次来这里正好相隔了二十年!那时,我已经从纽约转到伦敦工作。当出租车从青岛机场里开出来,在雾中向市区驶去的时候,我忽然想到,我用这二十年的时间,就是绕着地球转了一圈。


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到青岛大学参加一个青岛大雪管理系庄老师请来的北大经济学讲习班,老师是厉以宁和他的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早忘记了,只记得结识了一个从上海交大来的小沈。他和我年纪相仿,又都刚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志趣相投,我们俩经常到大海里去游泳,一路上谈着将来到太平洋彼岸后的一切。有一次我们采了很多海带,拿回学校放在屋顶上晒着,可惜走的那天匆忙之中我们都忘了带走这些海带了。


这个小沈,我再也没有消息,我甚至不记得他的模样。我以为是著名的沈南鹏,但人家说不是。


回忆了这么多。得知庄老师八十多岁了,身体有小恙,祝他痊愈。我的老师易老师,潘老师都八十多岁了,祝他们身体健康。


IMG_5354.JPG

(庄老师和我同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4077-1208368.html

上一篇:老姨和我,还有吉米多维奇
下一篇:贝多芬,物理,和我
收藏 IP: 221.124.121.*| 热度|

5 信忠保 李世晋 孙颉 强涛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