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fu Panda, on the wa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tbahn 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语言 Jinxing Yue's blog: Studying the brain bases for language and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s

博文

国家应推出英文论文中文姓名拼写规范 后续

已有 11274 次阅读 2011-4-1 20: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国家, 姓名, 中文, 英文论文, 莱顿大学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荷兰莱顿大学的一位教授论文中引用中文学者姓名的方式,觉得很有启发(这位教授本身就是语言学家):
论文中的格式:
Following the work of Zhu Dexi (1956, 1961 and later)
参考文献中的格式:
Zhū, Déxī. 1956. Xiàndài Hànyǔ xíngróngcí yánjiū [A study of adjectives in Modern Chinese]. Zhōngguó Yǔwén 5:447-458.
但是,其论文中还有另一类没有标声调的中国学者的名字,且看。
论文中的格式:
in Xu (2006)
参考文献中的格式:
Xu, Zheng (2006). On the formation of Adjective-Noun combina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NACCL 17 Proceedings, ed. Gao Qian.
毫无疑问,第一种引用考虑到了中文是声调语言的特点,并且在文中也使用了学者的全名(朱老是中国语言学的顶尖学者,也是原来北京大学的校长)。而不得不说,声调确实是中文不能舍弃的重要特征,而我们在拉丁化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却偏偏为迎合非声调语言语者的语言习惯,省略了对他们很难的汉语声调的标注,而直接使用以英文字母为主体的罗马字母,也就等于主动抛弃了我们的名族语言特征,以及能够有效鉴别学者个体身份的依据。而第二种引文的方式就是极端拉丁化之后的例子,很显然正文中的Xu不足以区别这位学者本人,而后面参考文献中的名字拼写省略了声调。这种不一致应该不是这篇论文的作者的疏漏,而是根据引文本身的文化取向而决定的。前一篇标了声调的学者的文章发表在国内,而后一个Xu的论文则发表在国外会议的论文集里。也即是说,我们的学者自己就放弃了我们的文化特征,而试图更接近英语的习惯。

有些朋友会说,根据英文习惯转写我们中文的姓名可以有利与交流,但是再看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一位教授的文章中关于自己斯拉夫语名字在论文中的表述:
Željko Bošković,绝不打折!一个字母上的小标志也不少。其个人网站上也是如此。这是个很大牌的教授,看过别人引他的文章,也是绝对忠实该教授的名字的正确写法。不考虑国籍,该教授在美国读了博士,又工作了这么多年,至少也该有个美国绿卡了,但是对自己本族语言的“忠实”,还是在名字的写法上体现出来。有个葡萄牙同学,名字里a上面有个“^",谁写她名字把这个小”^“落下,她跟谁急。巴西的一个同学,更是要求你必须正确地发他名字的重音。

当然,中文本身就不是拼音文字,所以我们更有必要通过合理的规范,来“培养”我们自己的传统。而其,似乎上面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文化,不但不会阻碍自己融入世界学术圈,相反还能更好地凸显出一个学者的文化特征和个体特征。因此,将中文调号引入拉丁化后的姓名拼写,至少是一个很可行的选择。所以,本篇博文的题目也可以扩展一下,非中文论文中文姓名拼写规范。不管是发表为法语,德语还是荷兰语,斯瓦西里语,只要是用拉丁字母的语言,我们都用一种形式来写下中国学者的名字。我们自己先重视了,相信国际同行也会尊重我们的文化选择。

很多朋友提到日本学者写自己名字的方法值得借鉴,但是日本学者的姓本身比较长,区分度相对较中文的姓更高。所以也许就中文本身而言,引入中文拼音调号,确实十分必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0851-428793.html

上一篇:为什么要用R
下一篇:为什么外国学生更听老师话?
收藏 IP: 141.89.92.*| 热度|

12 袁贤讯 林涛 周少祥 徐耀 周鹏 吴明火 赵凤光 徐迎晓 邱敦莲 王守业 zzjtcm huwater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