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芹的纤维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yq 用心去做,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木棉花开
热度 1 2011-7-16 23:03
木棉纤维被誉为“植物软黄金”,是目前天然纤维中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纤维材料。经过8年多的研究和开发,木棉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纺织材料,在纤维原料资源紧缺的形势下,木棉纤维的推广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 ...
3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高科技衣料,不只是一块遮羞布
热度 1 2011-7-13 00:06
纺织业、服装业发展至今,单纯的防寒避暑、遮羞蔽体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纺织科学家和时装设计师们一直致力于拓展衣料的实用性,如今的高科技布料集纳米技术、有机化学、材料科学、时尚设计于一体。目前纺织业最新的科技突破包括创新的编织技术,比如“超细密缝线”,它的编结微小如纳 ...
35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纺织废料的回收与利用
2011-7-12 23:21
可供回收利用的纺织废料很多,如废纤维﹑纺织和服装厂的回丝下脚料﹑化纤厂的废丝和胶块﹑聚酯瓶以及破旧衣物等都可回收利用。对于纺织和服装厂的下脚碎布和破旧衣物可先进行分类再撕碎开松成单纤维状态,聚酯瓶和化纤厂的胶块经过粉碎后纺丝。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再生纤维织物 ...
26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车用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2011-7-12 23:04
中国汽车纺织品的销售量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市场走势呈现销量逐年上升,市场缺口加大,供需矛盾尖锐,大量依靠进口,每年进口金额约40亿美元。据资料统计, 2010年我国汽车座椅面料约需1.1亿平方米,乘用车地毯约需2300万平方米,乘用车行李箱内衬约需1800万平方米,乘用车行李架用 ...
26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纳米尺寸纤维研究新进展--“纳米弗龙特TM”
2011-7-12 22:49
“细而强”的纤维,从合成纤维诞生直到今天一直是合纤技术开发人员为之努力的基本命题。最近,业界对纳米材料的期待高涨,希望将纤维极小化到纳米尺寸,以产生“纳米尺寸效果”新功能。但是,目前的纳米尺寸纤维在量产阶段会出现强度降低,只能制造短纤维,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帝人纤维公司在新开发划时代的“ ...
21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产业用纺织品 五大“掘金”技术值得关注
2011-7-6 23:19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要重点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农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防护材料。《纲要》指出的发展方向,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十二五”时期,产业用行业的5大先进适用技术有广阔发展前景。   农业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 ...
20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国产PPS纤维仍然产不及需
热度 1 2011-7-6 23:14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控制烟尘的排放,将更小的粉尘颗粒截留下来将成为治理废气排放的关键。《纺织“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把过滤用纺织品作为重点突破技术,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成为过滤用纺织品的突破口,因此,近几年聚苯硫醚(英文简称PPS)纤维 ...
388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国内高新技术纤维的进展?
热度 1 2011-7-6 22:51
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对“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一批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化取得的突破给予了充分肯定及前瞻性的指导。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碳纤维、芳纶 1313 、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稀、聚苯硫醚等高性能纤维以及竹浆纤维、麻浆纤维 ...
48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中国丙纶产业现状和展望
2011-6-29 23:57
1.前言 丙纶是四大合成纤维中最年轻的一员,由于其具有密度小、熔点低、高强力、耐酸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和产业等方面。 未来化纤工业的发展在满足了最初化纤作为衣着这一基本需求之后,已经转向了更高 ...
28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国首条干法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建成投产
2011-6-29 23:5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高性能聚乙烯纤维,UHMWPE)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三大高科技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比重低、耐光性强和耐磨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耐水、耐湿、耐海水和抗霉,耐疲劳性和较长的挠曲寿命等特点,是目前比强度最高的商业化高性能纤维。在轻质复合材料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可 ...
51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