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交叉科学与安全科学发展的8个学科基础问题

已有 5023 次阅读 2018-4-13 19:35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交叉科学, 基础问题, 安全科学, 安全研究, 学科交叉

 

交叉科学与安全科学发展的8个学科基础问题

吴超(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

 

l  了解交叉学科的基础问题

l  才能理解安全科学的发展

l  才能高效和创新安全科学

 

本文摘选于:吴超,王秉 . 安全科学新分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第1章).

 

1交叉科学的特征[1-2]

安全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研究安全科学新学科创建需要了解交叉学科基础理论和得到交叉理论的指导。

如果仔细考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新学科的创建过程,我们会发现它们大都是基于交叉而成的,不论是理论的交叉、方法的交叉、原理的交叉和技术的交叉,交叉可以生产出无穷多的新的生长点。而这里要论述的不是一门学科内部细微的交叉,而是学科大类的大交叉,如理工交叉、文理交叉等。

什么是交叉科学?过去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其做了科学的定义。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给出的定义是:“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但人们对交叉学科的特征研究的并不多。下面是通过对交叉学科的性质的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些共性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反过来可以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属于交叉学科。

1)一门交叉科学的形成必须有多门专门科学做基础,没有多门专门科学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它们的交叉科学的诞生。由此也可以推出,在时间维度上,一门交叉科学的产生是在专门科学的诞生之后的。

2)一门交叉科学的形成必须是有一定的客观需要和由此引领而成,而这种客观需求的内涵是广义的,它可以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层面的需求、科技层面的需求、物质层面的需求、等等。

3)交叉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地盘,才能称之为交叉学科。没有相对独立地盘,就如两个曲线相切但没有交集,这种情况下的交叉学科不能成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地盘为交叉学科的土壤,有了它才能长出交叉学科自己的新东西。

4)当两门或两门以上科学出现交叉时,我们通常只能称为交叉科学,当一门科学同时与很多门科学都有交叉时,这类交叉科学也可以称之为综合科学。其形成的顺序是交叉在前,综合再后。综合科学的形成是从交叉到综合,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5)交叉科学与相关科学的边界不可能像两条曲线的交叉有明显的界限。由于任何科学本身不可能做到绝对孤立,即一门科学本身的边界都不明显,因此,学科交叉之后的边界更不可能很清晰,交叉科学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6)交叉科学一定需要有自己地盘中生长出来的一些新知识,而且这些新知识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复合,而是经过融合升华出来的,即交叉科学也有原创性的知识。

7)由于交叉科学的定义可知,交叉科学将别的学科的知识搬运到自己的交叉地盘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交叉科学的许多知识都带有相关学科的痕迹和烙印。

8)交叉科学的发展一般都是通过从借鉴别的学科知识而开始的,但交叉科学在借鉴别的学科的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实用性、前瞻性。

9)随着交叉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地盘将越来越大,与别的学科的互渗越来越深,久而久之以至于交叉科学的帽子逐渐被摘掉了。实际上,很多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也都是交叉发展起来。

2交叉学科的知识命名[3]

交叉科学与专门科学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前者具有交叉特性,其实现在的专门科学也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交叉特性。在开展交叉科学的研究中,除了研究交叉科学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存在领域的科学与应用问题之外,交叉科学不可避免的要运用或改造吸纳别的专门学科的知识,但如何称呼这些已经被吸纳到交叉学科中的别的专门学科的知识呢?这是多年来交叉科学遇到的尴尬问题,说是“抄的”、“引的”、“借的”等自然太难听了,也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交叉科学在“抄”、“引”、“借”等过程中已经对其所用的专门学科的知识做了必要的改造和用于具体交叉科学的特定目的,在“抄”、“引”、“借”等过程中也需要经过一番细致研究和付出巨大的劳动,何况专门学科所创造的知识也是要让用的。

为了回答和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自科学(Self-Science)”和“它科学Other-Science”来表达和回答上述的问题。所谓自科学”,就是交叉学科在研究学科自身领域的本质特征、属性、规律、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知识,所谓“它科学”是基于某一特定目的,通过有意识的研究、借鉴、引用、改造其它专门学科的知识,使之成为某一交叉科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尽管带有其它专门学科的痕迹甚至原型,但已经成为某一交叉科学所认可的科学知识,则可将这些科学知识称之为“它科学”。“自科学”和“它科学”构成了交叉科学的整体科学内容,而且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

以安全学科为例,安全学科是典型的交叉综合学科,安全学科的自科学已经有一些,比如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各种事故统计规律等,这里不妨称之为自安全科学Self Safety Science;但迄今安全学科的大部分科学知识,都是以安全为目的,通过从别的专门学科挖掘适合用于安全的理论、方法、原理等知识,使之发展成为安全科学的重要分支,这些来自它学科的安全知识这里不妨称之为它安全科学Other Safety Science,比如,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文化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检测技术、职业卫生与防护、风险评价技术、机械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建筑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已经被业界认可的重要安全学科分支,但都带有别的学科的烙印和交叉特征。

交叉学科的“自科学(Self-Science)”和“它科学Other-Science”新分类和新命名简单明了,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其实质意义,同时也给出了一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途径。另外,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的自科学它科学也在不断的交融和变质,从而生成比较成熟的“自-它科学Self-Other Science”。

3交叉学科的研究层次[4]

如果将学科分为专门学科和交叉学科(尽管现在所有的学科已经很难说没有与其它学科交叉了),专门学科的研究层次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基础研究、二是应用基础研究、三是应用研究,这里简称为上中下游研究,显然上游与中游和中游与下游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

如果与专门学科做比较,对于交叉学科而言,其研究是否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如果可以,各个层次的内涵怎样来定义?显然回答这两个问题对于交叉学科是有意义的。其实,交叉学科的研究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但各个层次的内容与专门学科是不可能相同的

交叉学科研究的上中下游三个层次是:上游研究主要是学科的科学学研究、中游研究主要是学科的“自科学”和“它科学”研究、下游研究主要是学科的应用科学研究,三者相当于专门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层次下面对上述交叉学科研究的三层次做进一步解释:

(1)交叉学科的科学学研究。交叉学科自身的主要问题显然是交叉问题,而解决学科的交叉的理论必然是科学学理论,这个内容与专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问题关注的是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与交叉综合渗透等理论问题,是横断的科学问题;而专门学科的基础问题是自身的理论问题,是纵深的科学问题。

2)对于交叉学科,其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交叉学科自身领域中的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另一个领域是从其它专门学科中提取可作为交叉学科的科学知识的问题研究,前者称为交叉学科的自科学”研究,后者称为交叉学科的它科学研究,其中的它科学研究是交叉学科不同于其它专门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交叉学科的自科学研究,就是揭示学科自身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交叉学科如果没有自身的东西可研究,则学科就没有立足之地和根基。交叉学科的它科学研究,就是从现有各个专门学科中引用和吸纳可用作为某一交叉学科的理论的研究。由于交叉学科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学科,其知识非常浩瀚,因此,需要有一部分研究人员专门从事这一层次的研究,基于所在交叉学科的发展目标和研究目的,源源不断地从所有的专门学科中物色、提取并加以改造出大量的适用于交叉学科的科学知识,为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3)至于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与专门学科的应用研究一样,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但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领域比专门学科的应用领域要宽广得多,因为其应用领域包括了“自科学应用领域”和“它科学应用领域”,而“它科学应用领域”几乎是涵盖所有的领域。

安全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刘潜著的《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5]一书的前言中,他把安全科学分为学科科学、专业科学、应用科学三个层次,并解释说:学科科学是揭示学科自身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论;应用科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手段、措施的理论;专业科学是将学科科学技术基础理论转变成为具体的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的桥梁和载体。刘潜先生关于安全科学的学科科学、专业科学、应用科学三层次,与上面提出的交叉学科的科学学研究、学科的“自科学”和“它科学”研究、学科的应用科学研究三个层次是基本吻合的。

由于安全学科几乎与所有的其它学科都有交叉,因此也可称之为综合学科,即安全学科具有综合特性,因此,安全学科的思想基础是安全系统科学思想。安全系统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功能系统性、复杂非线性和整体综合性特征。由于安全学科的综合特性,它涉及其它各学科,因此其它各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应用和渗透到安全学科研究中,安全学科的知识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安全科学可分为安全学科科学、安全专业科学、安全应用科学。

4交叉学科的交叉形式[6]

交叉学科的交叉属性有利有弊,说其利的一面主要是有利于新学科、新产物等的诞生,当两种适宜的学科交叉或碰撞到一起时,可能就有了新理论、新方法、新原理的出现,但如何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却有待深入研究;当两种适宜的产物交叉到一起时,可能由于发生组合或交融作用,新的产物就出现了。交叉的形式很多,例如:

1按交叉的形式分类:交叉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穿插、包叉、重叠、捆绑交叉、平面交叉、立体交叉、N维交叉等。

2按交叉的自动程度分类:交叉可分为人工交叉和自然交叉,人工交叉是指通过人为的干预和协调,是不同的学科交叉到一起;自然交叉是由于客观的需要,不同的学科交集到一起来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为交叉和自然交叉同时起作用。

3按交叉的可视化分类:交叉可分为有形交叉和无形交叉。

4按交叉变化的情况分类:交叉可分为静态交叉和动态交叉。

5按交叉的涌现性分类:交叉可分为正涌现交叉和负涌现交叉。

6按交叉的范围大小分类:交叉可分为小交叉、中交叉、大交叉等。

7还有更多的交叉分类方法。研究交叉的分类、形式和规律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和解决交叉中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的交叉显现也经常给人带来许多烦恼,比如组织管理机构的交叉。交叉过多出现机构重复,管理工作互相推诿;交叉不到位,就会出现管理空白和漏洞。有交叉的情况必然出现很多交叉界面摩擦、边界梯度等问题。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典型例子1安全管理的交叉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等等,就经常交错在一起,而且这些安全问题又与其它问题交叉在一起,如果将管理组织归为一体化统一管理,必然机构非常庞大,操作起来还是需要分解细化;如果将其分开由不同管理部门分管,则容易出现机构重复,各部门职责如果实施不到位,有推诿现象发生,就会导致出现一些无人管控的真空地带。这些都是管理上很可怕的事。安全学科的交叉属性在本质上导致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比其他领域更加困难。

典型例子2编撰一部《安全管理学》教科书,大的交叉肯定会涉及安全学和管理学,这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书名就是两者之和。就安全管理学主要内容而言,也牵扯到很多安全学科的分支,例如:开展安全管理需要依据安全法规进行,安全法学的引入不可缺少;安全管理需要讲到安全管理方法,人性和组织行为科学不可避免会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原理,安全科学原理不可避免会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系统管理,系统工程科学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安全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行为管理,行为安全管理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学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理论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安全统计,安全统计学不可避免要涉及;安全管理需要讲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方法不可避免要涉及;等等。其实,就上述安全管理学各部分内容之间,也有很多相互交叉的。有些不理解安全学科属性的人,经常对安全学科教材的作者提出类似“减少交叉内容、减少重复内容、划出学科分支边界”等问题,这是基本做不到的。

对于类似教材的交叉和讲授,总的来说还比较好解决。但对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来说,其重复交叉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为了避免交叉重复或是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难题。绕不过去的“交叉”是交叉学科的一大特征。安全学科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由于安全学科的交叉属性所决定的。

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组织的交叉、管理的交叉、权力的交叉、信息的交叉、等等,各种交叉之间肯定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交叉问题的设计、处理、实施等,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空白,安全学科同样如此。

5现有交叉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7-8]

在深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交叉融合是当代学科发展的显著趋势和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普遍高度重视、推进学科交叉,积极倡导文、理、工学科间相互渗透结合,各类跨学科计划、项目和研究平台纷纷出现。学科交叉的成绩有目共睹,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是“交叉学科的时代”。

国外研究交叉科学规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我国学者比较系统地研究交叉科学的发展规律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也有了3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些长足进展,但学界对交叉综合学科仍然处于说起来好听做起来难的状态。人们对交叉科学的研究重视程度许多都停留在口头上,许多人对交叉科学的研究仅仅是学科的简单叠加或是跨界研究,比如将AB两个学科的现有研究内容、方法、原理或技术做混合和互相借用,之后把A成果放到B领域去发表,或是把B领域的成果放到A领域去发表,这种简单换位的交叉研究结果,往往不被专业人士看好和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业余和外行,进而使交叉学科被处于边缘化和虚无化。

目前,中国交叉学科发展的软肋之一,是用单学科体制的“旧瓶”装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酒”。“旧瓶装新酒”造成的明显后果是交叉学科归属不明,进而带来交叉学科在基金课题申报、学位授权点申报以及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人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研究者“身在曹营心在汉”,自己声称身在交叉综合学科领域,但想的和做的还是某一纵深方向的研究,结果是做着做着就做到别的专门学科领域去了。

例如,安全科学研究去做矿山安全技术的选题,其这类课题实际上更属于采矿工程专业的活;安全科学研究去做建筑安全技术的选题,其课题实际更属于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活,安全科学研究去做信息安全技术的选题,其课题实际更属于信息技术专业的活,等等。如果安全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都像上述说的去选题,必然出现与现有专业做同样的事情的局面,即吃上了别人家饭碗的饭了,而这种情况下所做的安全科学也根本就不属于交叉领域的了。

再如,对于环境科学这一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者,如果一做就做到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其实这是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专业主要做的事。

当然,不管什么领域的人做同一件事是允许的,但毕竟做专业的还是显得专业一些,号称做交叉科学研究人而实际并不是做交叉研究的,就没有必要站在一个不入流的队伍里自己为难自己,就没有必要站在交叉综合学科的队伍里。

由上可知,出现做交叉科学研究不被认可的重要原因,是许多人做的东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而且,当人们希望从方法论的高度找到一些可以用于指导交叉学科发展的理论或方法时,却少之又少。若从交叉学科自身反思来看的话,上述问题源于交叉学科的自身发展不成熟所致,针对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的专门性理论研究还不够。目前,缺乏对当代交叉学科发展全局性、整体性的理论、方法、战略、对策研究,更缺乏能够推进这一研究的学术机构、学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机制、立项和评审渠道等。

6安全科学的创新思路[9-10]

安全学科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对于整体而言,安全涉及理工文管法医等、涉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涉及各个行业、等等,这不得不承认它的综合属性;但具体讨论某一领域,它又可称为交叉学科,比如化工安全是化工与安全两个学科的交叉,当然如果有人不承认安全是一个学科,那就是只能属于化工学科了。

当承认安全学科的存在及其交叉属性之后,那么安全科学和安全学科的研究与创新之路在何方?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安全学科既然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符合交叉科学的发展规律。因此,上面讨论的交叉科学发展规律都适用于安全学科。

(1)安全科学研究要着眼于未来。即使是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故,从时间维度来看,还是为了未来不发生事故,还是需要着眼于未来。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对未来安全没有预见性,安全研究就失去意义,安全学科就失去本身的发展价值。因此,安全交叉综合学科研究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在未来安全中寻找新课题。

(2)安全科学研究要着眼于交叉。无限的综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有限的学科综合也遇到障碍时,两个学科的综合就显得比较容易了,而两个学科的综合就是交叉。安全交叉学科研究是从安全的视角和以安全为目标,在所有学科中寻求可能的一个学科与安全学科交融。已有的实践例子可以找出很多来,安全学科中的很多分支都是这么生成的,比如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论、安全统计学、比较安全学、相似安全系统学等,都是基于这种思想创立的。

(3)安全科学研究要着眼于综合。所谓综合不是指在现有安全学科自身的一些分支学科的综合,而是用安全的视角和以安全为目标,在所有学科中寻求可能的有限学科的综合,但这种综合绝不是简单的拼凑和排列组合,而是有机的合成,而且有N + N > 2N的“涌现”效果,也能使人耳目一新。组合也是创新,这是不可否认的。

(4)安全科学研究要有科学学思想。有人说科学学已经被系统学替代了,作者认为不宜这么说。科学学思想为交叉综合学科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学的视角和高度,就很难俯瞰所有的现有学科,从而捕捉可能利用的已有学科,科学学思想可以把具体学科当食材和佐料,从而可能做出一道道香喷喷的美食来,科学学思想有如总工程师的思想,把恰当的东西用到恰当的地方就是最好的。而系统学主要是系统思想或整体性看问题并开展研究,科学学和系统学是有区别的。

(5)现实中,组合创新很难被瞧得起,比原始创新弱多了。那么,交叉综合学科有没有自己原创的理论和纵深的领域吗?回答是肯定的,否则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者就变成“拉郎配”了,或是说变成彻头彻尾的“抓药师”了。不同科学理论组合创新和服务于综合学科的发展,其实同样有大量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比如组合的原则、方法、原理、流程、范式、适宜性、效果评价等,各学科之间的比较、相似、交融、涌现等,还有更多的内容,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的研究课题。

(6)如果就具体的综合学科来说,研究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比如安全学科,迄今尽管应用层面的安全应用科学已经比较丰富,但安全学科自身的理论还非常少,上中游的层面(或者说是学科科学和专业科学)仍然有很多空白可以去填补,即可以发展出更多的安全学科分支出来。

在音乐领域,1234567几个简单的数加上音高、时值、音量、表情记号以及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等,可以组成变幻无穷的美妙音乐26个英文字母可以组合巨大的英文单词,进而由单词再组合成丰富多彩的英语点横竖撇捺等可以组合成上万个汉字,进而由有限的字再组合成奇妙无比的汉语。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的数不胜数的学科分支和浩瀚的知识点,其组合将与音乐和文字等一样,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在于创造者的智慧和能力及其付出。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往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组合创新将更加有利于现有学科的综合利用和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优化。

7安全科学研究的视角与分类[9-10]

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其维度和时空巨大,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工作方式,例如,从发生事故视角、从财产损失视角、从伤亡人数视角、从职业健康视角、从地域安全视角、从行业安全视角、从学科发展视角、从安全理论视角、从安全技术视角、从安全人文视角、从政府职能视角、从企业管理视角、从安全效益视角、从灾害类别视角、从社会稳定视角、从政治需要视角、从公共安全视角、从学科层次视角、从信息安全视角、从安全信息视角、从N多……视角,都可以建立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学科分类方式。

上述诸多视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那就是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安全研究及其分类按照时间轴分析,安全研究可分为过去时研究”、“现在时研究”和“将来时研究”。所谓“过去时研究”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如安全史、事故统计等方面的研究;“现在时研究”主要是针对当下的安全管理、行为安全管控、安全教育和安全工程技术等事故灾难预防研究;“将来时研究”主要是为未来安全发展等的前瞻研究,如安全学科建设、安全科学理论创新、安全规划和预测等研究。上述三类研究实际上没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研究目的总的来说都是面向未来的,只是未来的时间长短不一而已。

将来时研究”用的时间维度坐标单位不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也不是去年今年或明年,应该是比较大的单位,如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以上,历史研究可以后移到遥远的过去,一些宏观的预测研究可以延绵到无限的未来。从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分析,三类研究是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因为当下的问题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中间大”现象非常正常。

将来时研究”更有意义。将来时研究”的包括安全学科建设研究,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原理研究,安全科学学研究,安全预测研究,安全教育研究,安全发展研究等。这些研究大都属于中上游的,相对来说具有理论性、普适性、持久性、新颖性、间接作用性、隔代生效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不直接解决某一具体的安全问题或某一事故的防控工作。这些研究的成果呈现形式大都为论文、专著、教材、报告等,而不是具体的工程技术实物。这些研究大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如通过教育等方式,在未来发挥其巨大潜在作用的。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将来时研究”目前具有较多空白可以填补,也即当前是“将来时研究”的最好时机。随着安全学科不断发展的走向成熟,“将来时研究”的范畴会越来越小,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把握当前的“将来时研究”机遇非常重要

安全研究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对问题的认识、关注的重点、已有的基础和特长等,从不同视角切入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手段、方法和途径等开展工作,当然取得的成果自然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模式通常是基于别的学科知识做研究。为什么很多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都是基于别的学科理论、方法和原理呢?其实谈其原因也很容易得到。例如,因为安全学科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很多理论、方法、原理都是从别的学科借鉴过来的,即安全学科所应用的理论、方法、原理大都是别的学科首创的。如果从应用的层面去做研究,即将这些“它理论、它方法、它原理”用于分析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当写文章发表时,经常有作者起标题都用“基于”自然是很恰当的表达。但从科学层面来讲,就谈不上什么原创性了,而且有的论文就是“做作业式”的,其解决的对象或应用的对象是非常普通的日常问题或是假设的小问题,就没有多少学术价值了。

8安全科学研究成果的多样性[10-11]

许多数学问题都有唯一解,但安全问题却没有唯一解,只有相对较优解。原因是由于安全多样性原理所决定的,或是说由于安全问题复杂性所决定的。

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是安全多样性的突出表现。多样性安全问题会产生差异化后果,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安全多样性原理是以安全科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构成安全问题的人、物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思维和协同理论思想,解决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实现预定安全目标的基本规律。安全多样性原理以大量实践为基础,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对具体安全实践起指导作用。安全多样性原理主要有:安全人体多样性原理、安全物质多样性原理、安全社会多样性原理和安全系统多样性原理等。

客观世界中安全人体存在形式的多样性,是安全人体多样性原理的来源和依据。安全人体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存在形式的复杂集合体,从其存在形式的多重角度诠释了安全人体多样性,将其放置到存在形式的综合坐标中,以揭示其丰富而生动的本质特征,是研究安全人体多样性的一个新思路。

安全物质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之一。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领域很广泛,形式也很复杂,甚至散布在人类身心之外的所有客观事情之中。物质的多样性存在毋庸置疑,在安全科学层面讲的“安全物质”也是多样性存在的,既有安全物质的存在,也有危险物质的存在。

安全问题更多的是属于社会科学问题,而社会科学问题很难有唯一答案或标准,这是大家公认的。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摩擦、冲突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灾难。安全社会多样性呈现复杂的过程,所带来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等问题都是安全社会多样性的表现和证明。

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构成要素多种多样,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存有一定的灰度,决定安全系统也是一个灰色系统。安全问题所涉及范围不同,安全系统大小之差悬殊。安全问题所涉及的系统范围,包括人、机、环等方面的因素,并涵盖空间和时间跨度,人、机、环等因素彼此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人机安全系统、机环安全系统、人环安全系统、以及人机环的安全系统。因此,将多样性原理应用于安全系统中,将会赋予安全系统多样性原理生命力。

因此,为了丰富安全科学理论和给安全实践提供多种安全方案的选择,需要安全研究工作者从多视角去研究安全问题和发现安全规律,如建立丰富多彩的安全模型和模式等,而不要陷入追求安全唯一答案的陷阱,导致创新思维和研究领域受限。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现代交叉科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8-40.

[2]       史建斌.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问题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3]       吴超.综合交叉学科知识的新分类与新命名[EB/OL].(2016-7-31).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3734.html.

[4]       吴超.综合交叉学科研究的层次问题[EB/OL].(2016-08-01).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3958.html.

[5]       刘潜. 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       吴超.综合学科的交叉属性有待深入研究[EB/OL].(2016-08-13).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6280.html.

[7]       吴超.综合交叉学科,创新路在何方?[EB/OL].(2016-07-2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3034.html.

[8]       王秉.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真是“痛并快乐着”![EB/OL].(2017-06-23).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953670&do=blog&id=1062584.

[9]       吴超.基于时间维度对安全研究的分类[EB/OL].(2016-02-13).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55984.html.

[10]   吴超.不要陷入追求安全问题唯一解的误区[EB/OL].(2016-07-24).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2468.html.

[11]   吴超. 为何安全领域的论文标题以“基于”开头的如此之多?[EB/OL].2016-09-26.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00518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108931.html

上一篇:为什么这个“安全定义”的功能如此巨大和需要用长文加以论述?
下一篇: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中的非传统工程内涵问题
收藏 IP: 175.13.68.*| 热度|

2 王秉 解学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