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指导作用在哪里?

已有 4948 次阅读 2015-9-11 02: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当下有关抗日战争的一些文章,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说成是指导全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指导。如“南京政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撰写的《立于高山之颠 远看朝日喷薄——<论持久战>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20日第一版)一文说:“1938年5月,在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进行到第十个月的时候,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各种论调的纷扰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分歧,毛泽东在延安公开发表了指导抗日战争实践的重大军事理论(引者按:这里似乎少了“论著”两字)——《论持久战》。这蕴含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的科学论著,以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朝日喷薄欲出的战略远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指南”。对《论持久战》的这一判断,在若干年前是无人敢于怀疑的,因为它在政治上正确。反之,则是政治上的错误乃至罪恶。今天,历史事实渐渐浮出水面。对这部名著的具体价值再以这种政治宣传的口吻来进行渲染,不但于真理无缘,且是对毛泽东本人的极大不敬。所以有必要认真研读,仔细分析。

       《立于高山之颠 远看朝日喷薄——<论持久战>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一文,为了渲染《论持久战》的影响和作用,竟然说:“《论持久战》不仅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军事文献,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乃至国际上也具有重大影响《论持久战》发表不久,周恩来把它的基本思想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叹服,认为这是克敌致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也表示认同。在蒋介石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引者按:后半句似当为“以空间换时间”),并由军委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

   

     杨天石先生是著名的近代史专家。关于蒋介石和白崇禧等人有关持久战的言论,他曾据历史文献进行过论证。节选如下:

     193827日,蒋介石在武昌中枢纪念周演讲说:“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本来战争的胜负,就是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有了敌人一时无法全部占领的广大土地,就此空间的条件,已足以制胜侵略的敌人。”“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5,《演讲》,第122-123页。 

    1938年35日,蒋介石考虑对日作战方略,自记云:“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总第1332页。 

   1938年36日,蒋介石致电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说:“我军此后作战方略,在利用我广大土地之活动,以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无论大小部队,皆须立于主动地位,无论胜利大小,收获多寡,只要处处袭击,时时扰乱,即可积各处之小胜,而成最后之大胜。”《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总第1332页。

   据《毛泽东选集》记载,毛泽东作出《论持久战》讲演是在1938年5月到六月之间,所以无论是白崇禧还是蒋介石,都不可能因为“叹服”或赞赏《论持久战》而由其指导制订中国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

   以上是学界公认的材料及结论。下面谈一谈我自己从常识得出的看法。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到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问世,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可能没有战略指导。一个国家如果与敌国的全面战争进行近一年,还没有自己的战略思想,没有依据这一战略思想进行的军备,没有依据既定战略思想进行的战略规划和战役计划,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历史文献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都证明了,中国当时的最高军政领导早已制订并实施了持久战的方略。所以,1938年问世的《论持久战》不可能是当时全中国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前一篇指出:《论持久战》的价值在于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行动。对于全国抗战也有一定的影响。否认它的价值,或夸大它的作用,都不是客观态度,不会为历史所承认。(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920026.html

上一篇:《论持久战》的发表时间——抗战胜利70周日年纪念之六
下一篇:关于吕振羽先生——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进程之一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4 史晓雷 尤明庆 余文 戴德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