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孔子的歌唱

已有 3236 次阅读 2011-7-17 19:2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孔子会唱歌,他歌唱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暮年。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贵族子弟还有进入国学接受完备的礼乐教育的机会,歌唱是贵族教育的内容之一。相关的记载见于《周礼》、《仪礼》和《礼记》的有关章节与铜器铭文。《诗经》的《鲁颂》诸篇,尤其是《泮水》篇还记载了孔子以前若干年间,鲁僖公时代鲁国的复兴周礼的运动。孔子是贵族出身,生长在鲁国,有机会赶上了这个末班车。

    春秋末年,是所谓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样的年代,需要前代文化的总结者和新时代文化方向的指路人,应运而生的孔子,被历史造就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歌唱是礼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复兴周礼为人生理想的孔子由是而重视歌唱,歌唱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孔子有很好的音乐修养,他的歌唱有着丰厚的艺术底蕴。《论语·八佾》载:“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段话描述“乐”:始而气势盛大,既而放纵,尽其音声,和谐不违,音节明朗。结尾用“绎如”,则“言其音落绎然相续不绝也”(《论语注疏》)。孔子能够和当时一国的音乐权威以平等的语气讨论音乐,证明《礼记·乐记》所载孔子与宾牟贾讨论《大武乐章》中音乐构成的内容是可信的。

    孔子有着极强的历史使命感。孔子的歌唱与与他的社会与人生理想有密切关系。《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一生的主要成就传于后世者,表现为儒家理论的建立与前代文献的整理(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他并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人。就歌唱来说,也往往和他的政治信念与施政方略有关。《论语·阳货》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孔子到他的学生言偃(子游)主政的武城去,听到弦乐伴唱的歌声,孔子微笑说“杀鸡还要用牛刀吗”?子游回答说,往日我听老师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啊。”学道”即学“礼乐”,“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论语注疏》)。子游为孔门高弟,得其真传。孔子听到言偃的回答,立即改容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开玩笑呢”。师生间的对话,反映了孔子日常教育中的相关理念。

    孔子的歌唱绝对不为政治生活所限。《论语》记载有一些他日常歌唱的细节。《论语·述而》篇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句话是说,孔子在某日因听到讣闻或参加丧礼而哭过,这天就绝不再唱歌。《论语·阳货》篇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听到优美的歌声,要朋友重新唱过,再加应和,与前事联系起来,不正反映孔子歌唱时的认真与注重感情的投入吗?

    歌唱有时还成为孔子人际交往的工具。《阳货》篇记载,有一个名为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回复的人刚刚出门,孔子就“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歌声成为婉转辞令的伴唱。

    孔子的歌唱不限于“诗三百篇”,他甚至还有歌曲的创作。《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去世前的行止,说:“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泰山其颓”是孔子大限将临的绝唱,也是人们所知道的孔子歌唱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创作。

 

 

   附:《论语·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礼记·檀弓》: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465688.html

上一篇:电影演员赵静和她的父亲
下一篇:《新华字典》一个误读的辨析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8 肖重发 柏舟 赫英 周可真 余昕 曾新林 crystalize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