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从历史和哲学视角 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已有 7102 次阅读 2020-10-12 09: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创新的根基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根基在于数学。从量子信息技术到材料的加工制备,从华为的5G到顺丰的物流、美团的配送链,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每一关键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数学问题研究和探求。


现代数学是建立在微积分理论之上的分析数学。高等数学是通俗版的微积分,是为本科非数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微积分理论课,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水平牵动着双一流建设的水准和新工科理念的落实。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素质的建设者。高等数学是理工农医类等“为谁培养人”的第一门课,其课程建设必须突出“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将微积分发展史和数学文化等科学文化观、家国情怀等传统文化和数学哲学唯物辨证史观有机地结合到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重温微积分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和理解微积分理论蕴含的哲学内涵,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很大的裨益。



一、微积分发展史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文明史


微积分从产生、确立,到奠定完整学科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岁月,她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力相向而生的文化。


(一)微积分发展简史


三世纪中叶,随着生产的发展,关于圆的“周三径一”的计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进而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这是最早的极限思想的萌芽。


十七世纪初,随着“日心说”的进一步确立,天文学和力学迈入了良性发展轨道。1619年,开普勒确立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1638年,伽利略建立自由落体定律和动量定律,他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首次倡导科学研究的数学表述问题;1687年,牛顿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律。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蒂可归结为科学处理以下问题:


1)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及其反问题;

2)求曲线的切线;

3)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求测度(弧长,面积,体积)、物体的重心、万有引力等实际问题。


“十七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的科学大师都致力于寻求解决这些难题的新的数学工具,特别是描述运动与变化的无限小算法[2]”。


1615年,开普勒在《测量酒桶的新立体几何》中,建立了求旋转体体积的积分法。1635年,B. Cavalieri在其著作《用新方法促进的连续不可分量的几何学》中发展了系统的不可分量方法;1637年,笛卡尔在《几何学》中提出求切线的“圆法”;1637年,费马建立了求极大值与极小值的代数方法;1655年,J. Wallis发表《无穷算术》;1669年,巴罗在《几何讲义》中,提出“微分三角形”的概念来求解曲线的切线问题。所有这些研究工作都从不同侧面初级地阐述了极限的思想。但这些研究成果还不能成为微积分的奠定,因为它们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还不能形成统一的一般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的提炼和抽象。牛顿和莱布尼茨正是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各自独立创立微积分,使微积分成为能普遍适用的算法。


(二)微积分是人类科学认识宇宙的发明创造


宇宙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亘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盲从到理性的过程。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在中国晋代就提出了早期的宣夜说;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为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到了古希腊时代(前800-前146)逐步形成了地心说。


640.webp (7).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测资料拼凑出来的。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测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逐渐显露出来了。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圆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了“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轮一个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的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作用。虽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后来被日心说取代,但是它在诞生至今1500多年的时间里,带给西方人的东西远远多于哥白尼的日心说。地心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假说和演绎体系。在建立理论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数学工具去研究和证明,开创了构建精确性理论的先河。在地心说占统治地位的上千年间,由于地心说的统治地位和广泛影响,它塑造了西方人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和不包含伦理观的实体自然观,以及自然研究中应用数学工具的方法。


日心说的确立给运用数学工具探索宇宙搭建了快速通道。在众多科学家努力的基础之上,牛顿通过“变化率”入手研究天体运动,并通过求反微分问题计算天体运动的位移。他将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特殊方法统一起来,进而发明了微积分。


(三)微积分是科学研究传承发展的历史积淀


微积分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开创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分析时代。微积分的发展是与广泛的应用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相伴相生,并逐步沉淀以函数为研究对象,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相关应用为核心的数学研究结晶。


1691年法国数学家罗尔建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微分中值定理,这是微分学三个中值定理中的第一个。


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雅各布˙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建立了初等微积分的大部分内容。1696年约翰˙伯努利的学生罗比达出版了一部微积分方面最早的教科书《无穷小分析》。在这部著作中罗比达把约翰˙伯努利的一个求解未定式极限的定理做了介绍,这个定理现在通称为罗比达法则。


1712年英国数学家泰勒在一封信中首次叙述了在某点附近用到数值做系数构建多项式来近似函数在这点附近函数值的公式,即著名的泰勒定理。1719年,爱丁堡大学教授麦克劳林重新得到泰勒公式的特殊情况,现代微积分教材中一直将这一特殊情形的泰勒级数称为“麦克劳林”级数。


1748年至1770年,著名数学家欧拉先后出版了微积分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和《积分学》三部著作。这奠定了现代微积分的基本雏形。


640.webp (6).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从1720年开始尼古拉˙伯努利和拉格朗日等众多数学家致力于将微积分算法推广到多元函数,建立偏导数理论和多重积分理论。


纵观微积分的发展,是一部探索科学研究路径的历史。欧拉和拉格朗日首先在其著作中为分析引入了形式化的手段,这是研究微积分的奠基性环节。循此发展,达朗贝尔的极限观点为微积分的严格表述提供了合理内核。经过十九世纪数学家在严格意义上的精心雕琢,微积分终于成为与现代数学发展密不可分的文化遗产。


二、高等数学知识体系是哲学思想的诠释


恩格斯指出,“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3]”。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非数学专业介绍微积分理论的公共核心基础课, 其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融入大量哲学原理和辩证法观点。


历史上,数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意义上,数学本身就是哲学。微分和积分作为高等数学核心概念,它们的建立,无论从自身还是从二者关系上看都是对哲学基本原理和辩证法最好的诠释。


在微分学部分,三大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从内容上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从逻辑关系看,后面两个定理的证明是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利用罗尔定理完成的。


在积分学部分,所有积分统一于流形上的积分,按流形的维数分为线积分(定积分、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对坐标的曲线积分)、面积分(二重积分、对面积的曲线积分、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体积分(三重积分)。两类曲线(面)积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统一于线(面)积分。三大公式(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从内容和逻辑两个维度相互蕴含,统一于流形上的斯托克斯定理。


微分与积分从局部与整体、近似与精确等不同视角研究事物变化的性质,通过极限思想将二者对立地统一起来,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微分和积分二者转换的基本手段就是微元法。


640.webp (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不定积分表示是一个反映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鲜活例子。通过微积分基本公式强调数学表示的设计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对称、轮换、关系等哲学的基本概念在偏导数、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等各个部分的概念和计算中有大量体现。

三、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基本途径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首先应致力于目标的设计,这是课程的根本。课程的思政要素应渗透和融入到目标的建设中,已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历史和哲学两个维度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


(一)高等数学课程要展示微积分发展的文明史


微积分发展历史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文明史。微积分的创立是十七世纪科学大师不懈努力的结果。伯努利家族、牛顿、莱布尼茨、欧拉、柯西等数学巨匠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在介绍无穷小、中值定理、微积分基本定理、罗比达法则、泰勒公式等微积分基本概念和定理时,要结合内容讲好数学故事。从瞬时变化率、切线、测度、引力等实际问题,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到流数术、分析微积分等一般性提炼,微积分的创立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和实践反复升华的过程。要通过案例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还原和展示牛顿、莱布尼茨等发明微积分的原创路径,这些研究经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多得的原滋原味素材。


(二)高等数学要传承数学哲学思想


要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教师要自修哲学和自然辨证法课程,提高对高等数学的哲学认知。要运用哲学原理重构高等数学知识体系,提高课程内容的含金量[4]。要在每一章总结时,引入知识结构图,展示知识点的联系。要将哲学原理渗透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将微分和积分的对立统一规律、中值定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内容与形式范畴等知识点的联系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知识点的讲授中。要提倡学生学一点哲学,学一点辩证法,提高他们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要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定积分的第一类、第二类换元积分法可以统一为一个换元积分公式,讲清楚使用换元积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积计算简便。三重积分的计算,从思维的角度有两种:先算定积分、后算二重积分和先算二重积分、后算定积分。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具体问题意义重大。


要教会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学习高等数学。极限、连续、可微依教学进度顺序展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后续概念和前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辨别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对內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循序渐进地,在明晰模块间概念的联系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模块之间,例如,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最终使学生达到对高等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全局认知。

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运用微积分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从具体实例提炼为概念的高等数学学习向掌握微积分理论并应用其解决向复杂问题转变。这实际上是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归宿,也是认识和实践的一个循环。

四、参考文献

[1]高德毅, 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2]李文林. 数学史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


[4]从福仲. 高等数学新理念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


相关阅读推荐

《高等数学新理念教程(上下册)》


640.webp (4).jpg



《高等数学新理念教程(上下册)》依据《理工类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写作而成,适用于高等院校理工类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


与传统“高等数学”教材编写不同,《高等数学新理念教程(上下册)》重构了高等数学课程知识体系,对极限部分,从多元函数开始讲述,极限的定义采用集合的观点,增加定义的直观性;在微分学部分,从多元函数开始讲述,使微分学的概念更易于理解;在积分学部分,首先给出了空间流形上积分的定义,便于读者对各类积分概念形成统一认识,减少了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其他内容,我们也进行了必要的简化。


本书将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融人到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希望通过本书使高等数学的教学达到起点高、易于学习、缩短学时的目的。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极限与连续、微分学三部分;下册包括积分学、微分方程初步、无穷级数三部分。


《高等数学新理念教程(上下册)》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用书,也可作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尝试用书以及大学数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本文首发科学出版社数学教育。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学出版社数学教育微信公众号。


微信封面图片素材来源:Pixabay

本期编辑丨张中兴 王芳


640.webp (3).jpg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254052.html

上一篇:中科院化学所汪铭研究员解析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一篇:有机热电:从材料到器件
收藏 IP: 222.211.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