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中国方案”,极大降低病死率

已有 2646 次阅读 2018-12-4 16:18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昨天,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题为“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 fulminant myocarditis”的英文版专家共识,将行之有效的暴发性心肌炎中国诊疗方案介绍到全世界。

love-1672154_960_720.jpg

pixabay.com

暴发性心肌炎是极为特殊且最为严重的一类心肌炎,虽然只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4%-6%,但在青少年的猝死病因中却高达12%。据推测,我国每年成年人暴发性心肌炎病例数至少2-3万人。由于学界对其认识严重不足,临床漏诊和误诊率很高,所以该病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暴发性心肌炎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出现循环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早期病死率极高。历史上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以“对症处理”(又称阶梯治疗)为主,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其临床院内死亡率也高达50%以上。

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一严重疾病的病理生理缺乏正确认识,因此没能找到或提出正确有效的救治方案,包括美国组织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均失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系主任兼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对这一个重大临床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免疫过度激活和随后的炎症瀑布效应所致的损伤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是其致心脏泵功能衰竭和休克关键病理生理,并基于此提出了用“以生命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救治方案”救治病人。在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证明理论成立的基础上,主持撰写了《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经过一年多的全国大范围实践,在多个临床中心均被证实可以极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是暴发性心肌炎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

12-041.jpg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治流程

英文版专家共识中详细介绍了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要点。这一中国方案,在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中提出了三个核心理念上的突破:

  1. 从传统的“阶梯“治疗(先用血管活性药升血压和强心,补液,无效后加用循环支持,再无效即推荐心脏移植)转变到"生命支持为依托的救治方案",让衰竭的心脏休息待机恢复

  2. 用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终结了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有害及免疫球蛋白无益的争议,确立了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一起作为核心”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3. 加深了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暴发性心肌炎治疗中的机制认识,指出了抑制神经氨酸酶是保护心肌细胞的重要机制。这些相较于传统认识来说,是具有颠覆意义的突破性进步。共识还特别强调,对于暴发性心肌炎要极早识别、极早诊断、极早预判和极早治疗,其中极早做冠状动脉造影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特别重要

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至2017年全年同济医院共救治65例患者,其中63例病愈出院,而且长期随访效果很好。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医生对于暴发性心肌炎的认识和救治水平,汪道文的团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到北京、上海、河南、湖南、广州、银川等地举办学习班19期,讲座36次,在多家医疗单位得到验证。如河南省“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前10月诊断了24例暴发性心肌炎病人,在共识推荐指导下治疗成功挽救了其中23例病人的生命。医院CCU主任张静教授于是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是中国专家共识带来了这样的局面。同样,北京协和医院ICU病区今年收治10例病人,9例成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已经和正在为该病带来全新的认识救治理念,不仅如此,也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免费读全文: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 fulminant myocarditis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8-9385-3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LS/doi/10.1007/s11427-018-9385-3?slug=fulltext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公众微信号:scichina1950

qrcode_for_gh_0af4ee15a3e6_430.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49820.html

上一篇:为你揭秘披着汽车外壳的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机器人
下一篇:带你进一步了解核心期刊:SCI、EI、ISTP、SSCI、INSPEC、SCIE、IEEE、CSCD、CSSCI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