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已有 6580 次阅读 2018-10-17 16:47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白垩纪(14566Ma)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代表地质历史中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在白垩纪发生了大火成岩省、超静磁带、大洋缺氧事件、生物辐射和绝灭等重大地质事件,同时白垩纪也是全球烃源岩形成的主要时期,因此长期以来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席党鹏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一篇评述文章,该文基于生物地层、化学地层、磁性地层和旋回地层等理论,在总结了各地层区海、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该评述近期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塔里木盆地西部上白垩统阿克彻依剖面


由于白垩纪时期高海平面的控制,全球海相白垩纪地层发育良好,通过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和菊石生物带建立了以海相地层为基础的白垩纪年表和212阶的划分方案。相比之下,中国白垩系以陆相为特色,海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海相地层以喜马拉雅地区发育最为完整,典型剖面位于西藏聂拉木(主要为白垩系下部)和岗巴(主要为白垩系中-上部)地区。中国海相白垩系的底界出露于藏南的聂拉木和羊卓雍措地区,顶界大致在藏南宗山组与基堵拉组之间。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在我国众多的白垩纪陆相沉积湖盆中,东北地区的松辽、嘉荫盆地以及冀北、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盛产热河生物群的火山-沉积盆地构成了中国陆相白垩系的典范。基于东北地区的地层序列和化石记录,我国下白垩统被划分为冀北阶、热河阶和辽西阶,上白垩统划分为农安阶、松花江阶和绥化阶。中国陆相白垩系的底界存有争议,主要问题在于热河生物群的归属。该文作者认为可能位于土城子组内部。而陆相白垩系的顶界在松辽盆地和嘉荫盆地均发育良好。


西藏岗巴上白垩统宗山剖面


西藏羊卓雍错下白垩统剖面

西藏林周盆地上白垩统与古近系不整合接触


中国白垩纪时期不但发育了广泛和类型丰富的沉积,还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件,该文作者一并做了概述。世界闻名的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早白垩世中期的东亚地区的陆生、湖泊相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产出的主体层位时代为131120Ma,在125Ma前后达到顶峰。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辐射可能与早白垩世火山喷发、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以及气候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大洋缺氧事件(OAE)与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是国际白垩纪研究中的热点。白垩纪大洋红层在全球广泛分布的观点由我国学者率先提出,为研究全球古海洋和古气候提供了新的窗口。此外,燕山运动的B幕开始于张家口组火山岩下的不整合,华北克拉通破坏在早白垩世达到顶峰。这些重大的地质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增强了学者揭开白垩纪神秘面纱的兴趣。

冀北滦平盆地大北沟组二段地层


松科1井北孔介形虫图版


作为一篇评述文章,作者系统总结了中国各区的海陆相白垩系。作者还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分为六个大区,分别对各大区的年代地层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并在各区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其中东北、华北、华南地区归为东部火山活动带,以化石丰富、火山灰分布广泛为特征,采用生物地层与同位素年龄结合的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而西北、中南和西南地区为稳定沉积盆地区,缺乏火山岩和火山灰,以生物地层磁性地层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地层对比。在此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和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读者可参考原文了解各大区的详细内容和海陆综合地层框架。


文字改写:刘素贞

责任校对:魏建晶

技术编辑李亚敏



文章出版信息:

中文版: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2018. 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doi: 10.1360/N072017-00360

英文版:Xi D P, Wan X Q, Li G B, Li G. 2018. Cretaceous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and timescale of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7-9262-y

欲知详情,请免费下载、阅读原文: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doi/10.1360/N072017-00360?slug=full%20text



相关链接:

中国新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41341.html

上一篇:前沿丨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技术基础
下一篇:辐射物理研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