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第四届地球科学前沿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已有 3493 次阅读 2018-8-23 17:12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杂志社|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地球科学, 前沿, 论坛

2018年8月21日,第四届地球科学前沿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协办。《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郑永飞院士和副主编郭正堂院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

论坛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明春、哈尔滨工程大学书记谷焕民、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主任傅伯杰院士、论坛主席郑永飞院士先后致辞,郭正堂院士主持了开幕式。出席论坛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穆穆、周忠和、郭华东、焦念志、陈骏、陈发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李婷、副局长苏荣辉,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彭斌,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韩端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会部分成员,以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计100多人。



李明春副秘书长受省委书记和省长委托到会表示祝贺和欢迎,他强调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强力支撑,地球科学关系着人类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提升黑龙江省地球科学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谷焕民书记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学科,强调希望与会院士专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学校相关学科的拓展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学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力。

傅伯杰主编在致辞中谈到,目前国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对地球科学越来越重视。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肩负着地球科学学科引领和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任务。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讨论,形成地球科学学术界的繁荣景象和良好氛围,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郑永飞院士向为筹备此次论坛作出努力的各单位及有关人员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论坛的组织形式和基本概况。

开幕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大军教授作了题为《深海水声定位基准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的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设有“表层地球”和“深部地球”两个分会场。分别对比国际表层地球科学和深部地球科学研究前沿,综合讨论中国表层地球科学和深部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系统总结地球科学一些重要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前瞻性地分析该领域中长期发展趋势,凝练该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表层地球”分会场以“地球环境: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研究员,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谢树成教授,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朴世龙教授、宗秋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晓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施建成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鑫教授等10位专家进行了报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穆穆院士、焦念志院士、陈发虎院士以及傅绥燕教授先后主持。

“深部地球”分会场的主题为“板块俯冲带:结构、过程和产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郑建平教授、刘勇胜教授、吴元保教授,北京大学魏春景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强研究员,南京大学胡修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华建教授、倪怀玮教授、郑永飞教授等10位专家作了相关报告。郑永飞主编作报告并主持了第一部分研讨,随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杨顶辉教授、朱茂炎教授,以及前任副主编陈凌研究员依次主持。



论坛鼓励学术争鸣,在每个报告之后的讨论时间,与会者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提问、研讨和交流,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论坛组委会为每位报告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赠送了汪品先院士的《地球系统与演变》一书。

地球科学前沿论坛于2013年创办,已逐渐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品牌论坛,为推动地球科学前沿探索,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及学术交流,同时为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研究队伍发挥了作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30726.html

上一篇: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研究
下一篇:遭遇器官致命病变患者的希望:“二师兄”为“猴哥”续命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