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信息科学原理普及任重而道远

已有 3423 次阅读 2013-7-10 13:12 |个人分类:专业建设|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信息

       我是2003年第一次接触《信息科学原理》,是在当时新开张的天府文轩书城里的意外发现,那时,我刚读完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由于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而选择了跟曾鸿前辈一起做一个名“信息甄别”的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智能甄别上,而对什么是信息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因为在我看来信息这个词没什么实际意义,主要跟文档图书有关,比较枯燥乏味。把计算机技术冠以信息技术之名,我觉得就是一个代号而已,总之,当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直到后来课题结束后,受一个同事的委托,我中途接了另外一位同事主讲的《市场信息学》这门课程,这是面向四川大学自考班的应试课程,一本主教材,还附带了一本辅导教材;教材内容设计很不错,能够吸引我快速概览全书,在此期间,我被一个很有趣的知识点吸引了,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现象;书中给了一些该现象的分析,循着这些线索,我找到了信息不对称的相关著作,即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一些译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信息”并非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而是会引发一系列鲜活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可以更好地缓解该现象对现实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广泛搜集和“信息”,“信息不对称”等关键词有关的论著。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与钟义信先生的《信息科学原理》不期而遇了。

      说实在的,第一次看这本书,有点兴奋,因为前言写得非常富有启发性,让我非常愿意站在那里读上一个多小时,但读到第3章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公式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公式里的符号是我之前少有见过的,有的根本不知道怎么读,当然更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了。但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乐意地买了这本书回家,而且自觉自愿地艰难地向下读...后来,我还给我的一些同事推荐过这本书,而且还在学校开设的信息学概论课程的时候,选择这本书做教材,但说老实话,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跟我初次阅读的体验是一样的,太过理论,很多公式...后来,我放弃了用该书做为本科生的教材,而是想着改编一下,让这本书呈现的原理可以更加通俗易懂一些。但是,这个任务对于当时的我是很困难的,因为继信息甄别课题之后,我又接了《信息甄别》课程建设的新任务,此外还有很多小事混杂在一起,让我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情。所以,我只能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在信息科学原理中采集一些核心基础概念用于教学,一开始的教学都是问题导向的,然后慢慢地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再到后来慢慢可以甩开课本,现场激活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能力。

    今年,距离我初次接触《信息科学原理》这部著作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年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十年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始终没有跑出钟先生划的那个信息技术发展规律圈。从最初的1C,到2C,再到3C,以及现在的4C...依然符合钟先生预言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律。佩服之时,同时又有点遗憾,因为最近我又买到了钟义信先生最新版本的合著《信息科学教程》,我发现仍然理论有余,实践结合不足;如何让这本著作里的信息理论让更多企业人士,更多本科学生所理解,成了我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打算尝试自己编写一本教材,以《商务智能概论》为题,主要讨论从“信息到智能的转化过程及其规律”,不仅仅是从理论上探讨,更多的是期望结合实际企业案例来阐述,呵呵,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期望我能坚持,用5年的时间完成,呵呵,加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706925.html

上一篇:对外引进人才的背后...
下一篇:写在《商务智能概论》之前
收藏 IP: 222.212.50.*| 热度|

5 许培扬 邱嘉文 王金良 xuyiganghz ni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