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没有和谐就没有稳定:和谐信仰的社会稳定观

已有 3165 次阅读 2010-5-3 16:46 |个人分类:和谐信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社会, 改革, 稳定, 和谐信仰

 没有和谐就没有稳定:和谐信仰的社会稳定观
王洛克

  
  笔者曾经在《社会稳定与认同基础》一文中指出:“社会稳定是要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基础的。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归属整个社会的自我认同。对社会的自我认同程度越高,则社会越稳定。假如社会对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稳定的。假如一个社会过分强调各自民族、组织或其它群体的独立性而对整个社会缺乏认同感,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不稳定的。许多国家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其它社会利益集团严重的冲突,都是因为在社会的自我认同出现问题而产生的。其次,除了自我认同外,观念或认知上的认同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认为,观念上的认同必须具备和平或非暴力的特点,必须符合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还必须是符合规律的认识。总之,一个社会具备了这些认同的基础,那这个社会就将变得和谐,而“社会和谐必然是社会稳定的,社会不和谐则必然社会不稳定。”
  
  当前,中国社会的认同程度正变得越来越低,对整个国家或社会的认同逐渐被各阶层、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甚至是各家族、各家庭甚或完全独自的个人认同所取代。如今,由于认同层次的不断走低,社会的分化就越加剧烈。造成这种认同层次不断下降的原因,在于某些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每个人、每个单位或部门以及每个阶层的利益不是协调一致的,而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也就是说这些制度本身是不和谐的。一个社会如果要让其认同程度不断提高,那就必须要不断改革其各项社会制度,使得社会各层次的利益协调一致。如果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成员的利益跟这个共同体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共同进退的,那么这个社会的认同层次就将达到最高的社会认同。否则,如果每个人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每个阶层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那么,这个社会的认同也就必然下降至最低的个人认同或者部门认同、阶层认同等等,这也就是社会的分化。
  
  遗憾的是,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打着“调整利益格局”的旗号,一开始就叫喊“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中国的改革就在那里不断地调整着利益的分配,今天叫这部分人要为改革做出牺牲,明天让那部分人为改革付出代价。他们没有想到,改革实际上是要革除不合理不平等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而这样的改革尽管结果也是利益的调整,但是对社会利益的调整是要让整个社会的利益协调一致,而不是要让某些人牺牲自己正当的利益去成全他们所谓的改革目标。如果一个所谓的“改革”的目标不是让社会利益协调一致,不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那这种“改革”本身就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目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分化,这正是社会极端不和谐的表现。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必然充满着矛盾、对立和冲突,怎么可能保持稳定呢?如果硬要以“稳定压倒一切”作为借口去压制人们正当的要求和愿望,那么就只能事与愿违,社会将变得更加不稳定。
  没有和谐就没有稳定,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有些人却恰恰把和谐与稳定的关系搞反了。他们认为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于是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手段去强行维持表面的“稳定局面”,而不是去做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的真正改革,以为捂着掖着就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以为这样社会“稳定”了也就和谐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2004-12-1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21-319251.html

上一篇:为什么国内生物类研究生女生特别多?
下一篇:“双城记”——飞屋旅行
收藏 IP: .*| 热度|

2 侯成亚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