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深化改革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依法治国与面向公民教育的教育变革

已有 2816 次阅读 2014-9-22 17:15 |个人分类: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公民教育, 教育改革, 深化改革, 民族复兴, 依法治国

深化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依法治国到面向公民教育教育变革

文化反思文化价值理念时代更新思维方式历史转变 

——反思与诤言博文阅读思考札记(31) 

杨文祥 

 

一、前言

 

以我个人之见,为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并寄予厚望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宪法的高度关注和对依法治国这一现代文明理念的准确把握与坚持,预示了当代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实践证明,近年来国内在宪政问题上“姓资”“姓社”的争论,是一个既与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历史进步与发展无关,更与中国国情的实际无关的伪命题,是一些所谓的主流理论家空谈误国的恶习在新形势之下的沉渣泛起。只有那些扎扎实实地促进依法治国,促进宪法权威在社会实践上得以真正并全面地落实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落实国民幸福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执政举措,才有可能成为被历史所正面评价的“实干兴邦”之举

文明进步与历史发展的要义是人的发展与完善。民族复兴的最终历史标志则是民族现代文明素养整体升华。因而,建立在落实宪法权威依法治国基础之上,以宪法精神和公民权利与义务为基本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全民族现代文明整体素养公民教育科学规划与有效地实施,就应该是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实干兴邦,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起点。而与旧体制内在联系的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时代更新守旧僵化思维方式历史转变,由此而实现的在21世纪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条件之下,通过扎实有效的公民教育重振民族精神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则是当代中国结构性社会变革的历史深化与升华。

 

二、面向公民教育的教育变革

 

1国民是国家之本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整体素质,既不可能建设和支撑起一个伟大的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更不可能实现自己数百年来的民族复兴之梦

毋庸讳言,当下我国国民的整体文明素养,既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大国地位这一国际现实具有相当大的现实落差,更无力树立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上具有足够的文明感召力的文明古国的国家形象。之所以如此,长期忽视旨在全面提升全体国民现代文明整体素养公民教育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教育重大的战略失误

这样,无论是从提升我国社会管理的科学水平的角度,还是从树立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正面形象的角度,也无论是从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的角度,还是从实现民族复兴的角度,开展扎实有效长期坚持的公民教育全面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文明整体素养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性历史任务

为此,我国目前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研究生教育,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必须实现一个面向公民教育全面彻底的变革即从单向发展的,将人“打造成”驯服的“智力工具”的智力教育和专业教育——现代愚民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整体培育,全面发展现代国民教育

这样,从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教育体制和相关制度系统化、整体化改革,现行大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彻底改造与重新设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全面落实的彻底变革就成为深化教育改革迟早要走的唯一出路。 

——博文阅读札记                                                              

参见:科学网:杨文祥的微博 2014-3-28 

 

三、深化改革的历史课题:文化的反思文化价值理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转变 

 

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撑,是一个民族的民族之魂 

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 

复兴民族文化,关注民族命运,致力于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是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现实问题越严重,这一代名副其实意义上的,而非欺世盗名的精英群体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越紧迫 

只要内心深处尚存一线民族道义和社会良知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群体的一员。 

正如我们的前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所歌唱得那样,“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尽管在上一代仁人志士群体面前我们还远不是那样地优秀。 

我们虽没有历史巨人力挽狂澜的伟力,但我们起码可以从自身做起,发挥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在理论和思想领域探索民族文化的救亡和解困之道 

——参见:杨文祥《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评论回复   2011-1-12 00:3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3538.html 

 

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何以成其为一个民族的根本之所在。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还是民族文化的复兴 

没有民族文化的进步和民族现代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经济的单兵突进只能加剧物欲的恶性膨胀贫富的两极分化和由此而造成的社会撕裂与动荡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群体才是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最高端,同时也是最集中,最有生命活力的社会载体 

也只有这一民族精英群体才有可能具有推动民族文化进步和全社会文明素养整体提升的文化力量 

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力量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正能量 

然而,令人深感悲愤、无奈和哀叹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从精英文化的角度上看,竟然是一部民族精英饱受摧残甚至是屠戮的历史 

这样,是否能够展开对这几千年来民族精英饱受摧残和屠戮的历史——这一为文明社会所不齿的去文化化反文明的历史,作一深刻的反思就构成了能否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思想前提 

总之,对几千年来民族精英饱受摧残和屠戮的历史如若不能进行具有足够思想深度和历史高度的文化反思,我们就不可能拥有属于中华文明自己的未来 


——参见:杨文祥《革故鼎新(22):关于精英群体和精英教育问题的深度对话(2)》评论回复   2011-1-14 17:5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3901.html 

 

4健康信仰和价值观的重建是一切现实问题最终解决的根本前提。 

——参见:杨文祥《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3):关于一则生存格言的文化忧思》评论回复

科学网  2010-12-2 22: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9768.html   

 

5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一语道破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最大弊端 

不让人说话所表现的,绝非真正的强势,而是唯我独尊的专制心态或强烈不自信的虚弱心理 

这一社会文化弊端上承数千年来农业文明与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下误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业


——嵇少丞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欣赏与点评   2013-2-9 18:3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660202    

 

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实现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本不该缺少的科学精神不该有的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却俯拾皆是 

  这就是一言堂的必然结果


——参见:杨文祥《从科学术语的规范到当代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建》评论回复

2011-1-10 17: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2803.html 

 

7在其位者,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林中的树木看多了如果不得其法,反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古人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其原因就在于此。


——参见:杨文祥《革故鼎新(17):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评论回复

2010-12-20 09: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5163.html

  

8运筹帷幄的前提条件是超然物外 

这样,越是关键的时刻,当局者就越需要旁观者的或提醒,或点拨,或谋划 

决定当局者的明暗,既在于对自己正确见解的坚持与执著,更在于能否善于处理与旁观者的关系,做到择善而从,从善如流 


——参见:杨文祥《革故鼎新(17):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评论回复 2010-12-2008:5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5163.html    

 

9对社会肌体而言,实用主义是医治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文过饰非,好大喜功的良药。不过,这剂良药如果使用不当,走向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一种致病力极强,使人们利欲熏心,走向疯狂的“疟原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的伦理传承,道家的哲学智慧,还是佛教的文化传统都不乏抑制实用主义消极影响的重要文化要素。 

可是由于中国现代史上极左和激进思潮的长期泛滥,尤其是并不久远的打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扫荡当代中国社会就再也没有能够在运用实用主义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有效抑制实用主义消极因素的文化力量了 

于是,当代中国人就不幸沦为实用主义这一“疟原虫”的终身宿主 

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在尊孔与反孔之间“打摆子”就是这一疟原虫所导致的高烧反复发作的结果 

可悲,也更可叹的是,历史上曾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充满人类智慧的中华先祖后世子孙如此地不肖——野蛮、愚昧,荣辱不辨,竟然无耻下作到拿自己的文明先祖做政治表演道具的地步,反复折腾,不断上演一出出不堪入目的历史闹剧

 

——参见:杨文祥《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有感》评论回复(2011-1-2320: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6887.html 

 

10如果不能顺应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历史方向时代潮流,对毫无生命力可言的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符合21世纪历史发展的时代更新,不对与这些陈腐文化理念内在联系的陈旧、保守、僵化思维方式进行彻底的历史性转变,就不可能严肃认真的历史和文化反思于是也就没有真诚的道德意义上的忏悔科学理性意义上的觉悟,有的,仍旧是站在保守僵化立场之上对待中华文明先祖的政治实用主义态度 

总之,固步自封,执着于旧时代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就无从实现与旧理念内在相连的陈旧僵化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陈旧僵化的思维方式不变根植于现实功利而非社会正义与历史使命感实用主义态度及其作风就不可能得到彻底扭转,于是,历史的反复历史悲剧的重演就势必成为必然

 

——参见:杨文祥《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有感》评论回复(2011-1-2220:5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6887.html 

 

11往事难道都能像一缕轻烟那样地飘散吗?若果真如此,我们就不啻一个失忆的民族。

   一个失忆的民族,既不可能有自己的历史,更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惟有深陷在现实利益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如此,除了终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以外,我们还能奢望怎样的命运呢? 

     极左思潮和这一思潮达到极顶的文革时期,离开我们今天并不遥远。可是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曾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极左思潮始终是暗流涌动,社会上更是文革遗风至今犹存。这不正说明了我们的民族正在集体失忆吗? 

     这是一个严肃的值得深思与反思的问题。否则,民族劫难、文明倒退的历史悲剧必将重演,正如一个没有认真和彻底清除病灶的癌肿,总是要复发的


——参见:杨文祥《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1):往事如烟与民族失忆

 科学网  2010-11-23 12:4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6616.html

光明网  2010-11-3022:5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8974.html 

 

12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与建设必须是一种内外兼顾全面开放的历史运动过程,而不可以是一种局限在儒家和儒学自身的框架之内的封闭型研究 

所谓内外兼顾全面开放就是指在深入发掘儒家具有普世、普适和恒久的人文价值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在中华文化的内部,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究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建设都必须向以佛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开放,兼收并蓄;而在中华文化的外部则必须面向世界各国,首先是各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开放 

就是说,只有在广泛吸收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先进文明成果的有益营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具有足够先进性的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 

总而言之,只有超越儒家-儒教的学理局限,在全面整理国故精华的同时吸纳世界优秀文化营养构建起一个在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历史进程中主动与世界先进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有效互动的文化建设模式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富有现代生机与活力的实现中华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科学之路 

——参见:杨文祥《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新儒家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小议

科学网   (2011-7-17   22: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65743.html

光明网  2011-7-1722:24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5799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829942.html

上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八——21.理论要点 58-60
下一篇:美育新人 改革的呼唤 策马长歌 醉人的诗篇——柏舟诗词佳作欣赏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2 钟炳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