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胜在细节 精选

已有 18544 次阅读 2011-4-15 23:14 |个人分类:心得体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质量, 成功之路。

我眼睛有点近视,开车没有眼镜不行。我现用的眼镜已经跟了我快十年了,原来的金色框架已脱落成半金不银了。但因为度数变化不大,也就省省算了,一直就有这副眼镜。但几天前,上班时为找眼镜找了半天,一气之下决定配置一副新眼镜备用。当我戴上新眼镜,走出眼镜店时,发现树上的片片嫩芽在阳光下跳动、闪耀出迷人的光质。而蓝天也变得那样的可爱真切,象静静的海洋,似乎伸手进去就可以拨起波浪。我真想说:啊,今天又是这辈子最好的一天!

 

大自然美在细节,这是眼镜从旧换新所带来的体验。而一个大画家的才能就是能把平常忽略的细节给挖掘出来,带来不一样的享受。美国有一个成语:魔鬼在细节(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常常是用于提醒注意广告上密密麻麻用小字写的部分。那里往往藏着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个成语是从上帝注重细节(God is in the detail)来的。原来是褒义,指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底。胜败在于细节的确, 生活中有很多胜在细节的实例。

 

胜在细节可以说是Steve Jobs使苹果公司不断成功的法宝。苹果公司的宗旨是不追求最早,但一定最好。在使用设计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Jobs从软件到硬件到包装开启的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完美的用户体验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设计是笔记本的电源接头。它是用磁铁来固定的。这样既保证接头完美吻合又使有人绊到电源线时可及时松开,防止跌倒。Jobs用苹果来作为公司的名字也用了一番心思。跟据圣经,Eve是吃了苹果才知耻,变得跟上帝一样有思想。所以公司的标志是咬了一口的苹果。而有人称苹果公司是人类史上的第三个苹果,第二个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这也许有点夸大,但充分反映出它那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胜在细节,也是我博士后老板Martin Karplus成功的经验。他曾经告诉我,由于他不再亲手做具体的研究,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唯一的方法是注重细节。我在做高分子模拟时发现单个高分子也有固液两相。我就用了一个当时常用的经验公式来判断固液相态。这个公式从原子间距离的波动大小是否超过一定范围来判断。我用了这个公式并引用了最原始1910年的一篇文献。Karplus发现1910的公式是不一样的。它是跟据原子本身在平衡态附近的波动大小来决定的。其实,我是知道有这个差别的。但旧公式编程序要麻烦多了。我不得己换了公式后,没想到原来的公式比新的能更好地描述我们所发现的现象。此文后来发表在PRL上。此外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来说明这一点,从而使发明新公式的大牛不高兴,此乃后话不提。由此看来,写好论文关键就是要抓住重点的同时要把握细节。 要不厌其烦,需精雕刻。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衬托而不是掩没重点。不然的话就是画蛇添足了。这在我关于论文写作技巧的博文中已经讨论过。 

 

胜在细节,还是我终身老板(老婆大人)对我的谆谆教导。她说我有的博文没有细节,干巴巴的,味同嚼蜡。是啊,没有细节就象只有枯骨而没有血肉。这怎么能生动地吸引人呢?故特写此文,以铭记在心,与同仁共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2757-433722.html

上一篇:令人震撼的一刻
下一篇:倒行逆驶的好处
收藏 IP: 149.166.112.*| 热度|

43 曾庆平 武夷山 张伟 李学宽 张志东 余昕 王桂颖 朱新亮 梁进 黄晓磊 张亮生 王汀 齐霁 黄军林 孟津 王安邦 王守业 许洪光 赵凤光 唐小卿 王春艳 苏金亚 薛宇 贺乐 余世锋 赵斌 王涛 朱永青 杨正瓴 吴云鹏 王利军 王德华 严少华 唐凌峰 曹聪 吕喆 董正亚 陈学伟 郭向云 liguoshuai ahsys zhucele yunmu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