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雷
访问数:2458145
工作情况:湖南农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研究领域:管理综合->历史学->专门史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全部博文

《大师》中的大师影像
做科学技术史研究与做科学传播(科学普及)工作,如果涉及具体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人物,那么人物形象史料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这项工作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不但是新闻媒体界,即便是在科学技术史这样与之关系密切且专门的研究领域,都没有引起重视,时常发生“张冠李戴 ...
2025-6-30 01:39
科学普及的万花筒——评《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传播:为新观众“设计”自然》
拙文初起是一篇约稿,最初完成于2024年2月,之后经过数次修改,双方(编辑与笔者)估计都快崩溃了,幸赖刊发于今年第一期的《科普创作评论》。刊发时标题过于学究,发此博文时改用了最初的标题,参考文献略去。这本书是一本谈论科普(史)的学术著作,本身不是一本科普书,不推荐一般公众阅读,很多地方写得 ...
2025-6-6 09:19
余瑞璜:满怀希望前进,比达到还要好
按:拙文写于数年前,今年5月1日“返朴”公众 号首发,题目为:“最年轻诺奖得主的学生,中国金属物理开拓者的归国路”。这里采用了我最初拟的题目,下文的导言部分为返朴编辑所加。 导言:余瑞璜,一位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物理学家。他的人生轨迹不仅与个人学术追求紧密相连,更与时代的洪流交织。 ...
2025-5-5 08:24
真相:谁用王水溶解了谁的诺贝尔奖章?
这是一篇推迟了一段时间才动手写的博文,缘由是这样:今年2月3日,看到科学网刊登了一则报道 《首次尝试即“登顶”,“85”后大学教授为化学正名》 ,讲述的是华东理工大学戴升教授的事迹,其中戴升教授提到的一则有关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故事,照录如下: 二战时期,纳粹 ...
2025-3-26 00:46
穿越1000多年的“筒车”乌龙
今天 要谈的,是一件“旧事”,早想写出来,无奈俗务缠身。近日得空,觉得有必要写出来予以澄清。 2024年3月6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马潇老师给我发电子邮件,咨询我早年写道有关我国古代筒车的一则史料。2013年,我在《百科知识》杂志发表过一篇小文,其中谈到了“筒车”,内容如下: &nb ...
2025-2-3 08:36
此情可待——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创建回忆
案:这是篇旧文,2023年刊载在《湖南农业大学校报》(内部读物)上,今天算首次公开。本人自2007年读博以来,研究我国农耕文明史(特别是其中有关物质文化的部分)已近20年。一些新的发现或心得,多以论文或科普小文的形式与同行、公众交流、分享,从未想到参与到一座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博物馆建设中。因缘际 ...
2025-1-17 23:48
应尊重史实——评中新网的一则新闻报道
12月7日,科学网转载了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道,题为“中国科技‘她力量’占比超45%”(链接见: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5444.shtm )。该文意在报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身影出现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但该报道开头有一段话,与史实相悖甚多,有失“中国新 ...
2024-12-11 09:11
青史不容乱弹琴——抗战期间清华大学50毫克镭南运的故事
这些年“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成了显学,一时风行,为科学事业呐喊助威、助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当然是好事。但是网络时代,多数是在博眼球、赚流量,连最基本的事实也懒得核实,任讹传广布,害人不浅。还有一个坏现象,就是近些年流行一些所谓的科学报告文学,抑或以档案或秘档之类夺人眼球的 ...
2024-10-4 01:49
依旧青山依旧情——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
今天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百年诞辰。他生于1924年6月25日,逝于1986年7月29日,在他62年的生涯中,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主要表现在其领导、参与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杰出成就,《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物理学卷2,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做了精准概括: ...
2024-6-25 00:27
从钱三强的一册连环画谈起
近日,在云南《奥秘》杂志社办的公众号“奥秘真相工厂”发现一篇文章《钱三强:以家国情怀成就我国“原子梦”》,发现该文引用的一册有关的钱三强的连环画大成问题,反映了科普界或者科学文艺界华而不实的作风,如鲠在噎,不吐不快。 这篇公众号文章链接如下,立此存照: https://mp.weixin.qq.com/ ...
2024-5-30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