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mingdl 中国科学院大连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文

重拾50年前的记忆

已有 4592 次阅读 2016-8-24 16:1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分享|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记忆, 遗忘

记忆能存留多长时间?能否唤起50年前的记忆?

我最近尝试联络了初中同学(72-75年)和小学同学(65-72年)。4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同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互相联系过。我对其中的许多同学也从没有想起或者谈起过,或者说,对这些同学的记忆已经应该是完全碎片化了。

随着一些相关的信息的挖掘和梳理,居然对阔别40多年的不少往事重新有了记忆。例如,一开始,有同学提起王强、王国强和汤国强同学,我压根儿就不能唤起记忆,但随着有了一些线索以及对这些线索的梳理,我居然一下子就想起他们了,想起了那时候他们的模样以及我们之间的笑谈。

调动一段记忆无疑将触发记忆形成时被编码的神经模式。现代科学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记忆某事件的时候,脑细胞会被激活而迅速制造出大量蛋白质以生成记忆,蛋白质是按照特定路线分布到大量神经元(neuron)上的,只有后来事件激活的神经元与最初事件发生时激活的神经元相同时,记忆才被保留,才被唤起。

科学研究也表明,上述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环路”是由分子传导的。神经细胞相连接的地方称为突触(synapse),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在突触间传递。陈述性记忆通过LTP(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过程来编码。LTPNMDA受体(一个亚型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有关,神经元突触形成的部位得以增大。随着突触的生长,它与相邻神经元的连接也逐渐增强,记忆得以长久。因此,当我们回想起一段记忆,触发记忆形成时被编码的神经模式,我们就能够在意识上感受到过去事件的种种情形。

短期记忆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普通人每天只将其中的1%记忆保留下来,而大部分都会消失。中期和长期记忆则是大脑神经元形成网络结构,由较强的突触建立了神经元网路的固定联结关系。长期记忆一旦形成,特定基因就会开始表达,合成特定蛋白以维持长时记忆。

合成特定蛋白与多巴胺有关,它是与惩罚、奖励、记忆、学习和认知等过程有重要联系的神经递质。一个小的多巴胺神经元子集会利用脑中的多巴胺受体来调节记忆和遗忘。新的记忆形成的同时,基于多巴胺的遗忘机制也同时存在,除非这个记忆有重大意义,否则将会被抹去。新增加的和新构造的神经元有助于清除旧记忆形成新记忆。

大脑中与意识直接有关的部位是脑干和丘脑,特别是大脑海马区(Hippocampus),是大脑中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区域。在记忆的过程中,海马区充当转换站的角色,当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接收到各种感官或知觉讯息时,它们会把讯息传递给海马区。假如海马区有所反应,神经元就会开始形成持久的神经元网络,但如果没有通过这种认可的模式,那么脑部接收到的信息就自动消逝无踪。防止重要记忆被抹去的过程称为记忆巩固(memoryconsolidation)。大脑结构如下图所示(来自网络)



短期记忆转移为长时记忆,需要对短期记忆有足够的复述,并在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状态下对长时记忆信息进行调用。

在重拾记忆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将碎片化的神经元网络重新梳理出来并加以构建和进行记忆巩固。医学的方法会有电刺激和催眠等手段。而对于大多人来说,重拾记忆并不是不可能的。我的体会是,第一,不要着急,慢慢来,不要轻易失去找拾记忆的信心。第二,搭建联络平台,注意寻找蛛丝马迹的信息,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等到这些信息积累到某一水平,或通过某一信息的刺激,自我神经元网络是有可能再次得到构建的。

我把重拾记忆的过程用下图做了大致描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Wikimemoryhttp://www.wikipedia.org/

  2. 朱钦士:《感觉、意识、情绪和智力》,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2158-997506.html

  3. 杜敏彪,《大脑如何思考并形成记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3108-644253.html

  4. 李侠,《科学家提出记忆保留机制新框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79576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532-998407.html

上一篇:十年之前:知识产权、斯里兰卡和嘚瑟
下一篇:记忆隆起:老年人为何爱回忆?
收藏 IP: 58.101.218.*| 热度|

3 周健 钟炳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