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冬 (Foster Fe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sterfei2 主要研究领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博文

微信群讨论记录(2020/12/08)

已有 2095 次阅读 2020-12-9 17: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微信群讨论记录(2020/12/08)

某同事(ref.)私信问:“请问允许存在没有参考文献的纯理论论述文章吗?” "看来微信公众号与网络百科都可以做为参考文献了?因为有的观点来自于以上载体" ###只要是他人的观点(不管你从哪里听到还是看到的),就必须注明他人观点的出处,要有参考文献。这是学术写作。这些都是研究之前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参考国内外的规则(譬如APA,国标等文件)。如何引用,写参考文献,学术诚信/预防学术不端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在北京读书的某同学(ref.)告诉我,今年疫情后返校收到的材料就是和这些有关。欧美的高校普遍非常重视,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和图书馆的入口处都有相关指南供索取。学生手册里也会专门提醒剽窃(plagiarism)以及如何避免。之前我在群里也提到过(ref.),我和国内一些期刊的编辑部沟通时,他们非常清楚国际通行的标准。某编辑(ref.)也坦言,目前国内使用的查重软件无法覆盖所有外文文献,完全靠研究者自觉。在今年的群讨论里(譬如 吴肃然、李名荟,2020 一文),我们也看到了,查重仅仅是预防剽窃的一个初步手段而已,并不能彻底发现剽窃。这就是为什么口头或书面答辩非常重要。有没有真正读过原文通过答辩一清二楚。

另一位同事(ref.)的私信里提到的几点感想里这么说:“二是期待突破。时代在变化,期待。。。能够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推广扎根理论的应用。包括信息化的应用,我这么说或许会背离您的初衷,但的确在这个时代学者已经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而且现在国内各种借着扎根理论的工具已经层出不穷。这些都会冲击着原汁原味的扎根理论;”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同事指的是那些数据分析软件。我想你也非常清楚扎根理论对于软件的看法(见下文)。我有和群里的几位同事(ref.)了解过,目前国内对于这些软件的使用和讨论中,几乎看不到任何批判的观点,千篇一律地用,当碰到定性材料分析时。事实上,在英文的文献(ref.),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早在20年前就有批判性讨论软件的各种看法。谢谢提醒我,我会进一步收集相关文献,放到群里,供大家参考。还有,群里有几位同事(ref.)私底下和我聊的时候都有提到,他们一开始尝试接触过这些软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改回用剪刀+纸+胶水的方式。你也可以在grounded theory review期刊论文(ref.)里看到国际同行们相似的做法(一开始用软件,后来改回手工的方式)。我想这些国内外的同事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是真正地进行一项扎根理论研究,而非那些没有按照扎根理论的做法来做、尝试着理所当然地把其它方法里做法(i.e. 用那些软件)强加在扎根理论里。如果这位同事指的是其它方面的突破/改进/完善/本土化/XX化,格拉泽(ref.)已经当着群里几位同事的面,在西安的视频里,给出了他的看法:NONE(一点也没有)。我们也看到了,在今年2020年群讨论中,几篇有关所谓本土化的文章(ref.),这些人连英文原文的意思也要篡改,为了他们的本土化/XX化。这不是在“从扎根理论里捞好处”吗(ref.)?你会接受篡改原著这一行为吗?你的观察没错,“现在国内各种借着扎根理论的工具已经层出不穷。这些都会冲击着原汁原味的扎根理论”。是的,这些都已经完全脱离了扎根理论,为了他们各自的目的,本土化/XX化/XX精神,推销软件(ref.)。你要喝本土化的三鹿奶粉的话,我不会拦住你。请先尊重这个方法,不要在连原著都没读/也没动手做的基础上,就提出这样那样的突破/完善/本土化/XX精神(ref.)。

这位同事(ref.)的另一个问题 “作为初学者我们不知如何下手”?群里有不少都认识/碰到几位正在用这个方法做硕博研究的同学。我暂时不能透露他们的信息,因为答辩等原因。他们无非就是只读英文原著+批判性阅读中外文文献+按照扎根理论的方式动手做+讨论。 在写这句话时,我也征求了其中一位的意见,为了不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压力,暂时只说这些。他们自己会在论文里,谈到研究过程/经历时,聊起这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901-1261784.html

上一篇:有关:陈向明+王富伟(2020)一文
下一篇:回复:吴刚(11/12/2020)
收藏 IP: 223.104.2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