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ueice1126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博文

议曾国藩读书之法

已有 7247 次阅读 2013-2-6 12:4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方法, 读书, 自醒, 曾国藩

    春节将至,最近看文献总有点心不在焉,难以静下心来。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性格有时有点急躁,做事急于求成不注重细节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小时候看到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之法。因而喜欢泛读,一目三行,总是在囫囵吞枣,而忽略了精读的重要性。最终到现在,在需要精读的时候,出现了不少问题。
 
    我个人一直比较推崇曾国藩的为人做事,读书之法。今天在心猿意马之际,上网看到了曾国藩的读书之法如下:“读书之法, 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史记》《汉书》《近思录》《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矣,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特别是最后几句,曾国藩认为“看书相当于攻城略地,读书却好似坚壁固守。看书能够让人获得知识,明白道理,读书能够让人掌握技能,开拓创新。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益”。让我颇有感触,可以说正中我的软肋。攻城颇为重要,而守城更为重要。只顾略读而忽视了精读,可以说自折一臂,难有长进。
  
     此外,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而这三者,我觉得自己最缺一个“恒”字。虽然小时候就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一事无成。但工作后,一方面由于琐事的繁杂,另一面受到网络的诱惑。自己稍不留心。就迷失在了网络当中。让时间从键盘和鼠标中白白流失了。做不到读书有恒。
 
    再者,要勉戒自己努力做到在“耐”和“专”字上下功夫。曾国藩同样认为:“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而“专”,则“为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凡人为一事。以专为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末完,勿换彼书耳”。
 
    最后,读书要做到随笔圈点,多写读书札记。如曾国藩所言:”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 最容易溺心丧志“。以我自己为例,我从小语文成绩好。特备是作文能力。每次必得高分。而工作后,由于写的东西变少。逻辑性和文笔大不如以前。有时看到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自己都大为诧异。可见勤加练习的重要性。而随笔圈点 ,不仅可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让自己抓住重点,有利于以后自己的温习和回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773-659979.html

上一篇:新年新开始,没有不可能,只有不上进!
下一篇:有关青年科技人员选择研究方向和做科研
收藏 IP: 159.226.133.*| 热度|

3 刘全慧 曹聪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