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固体推进剂中的含氟聚合物
王海洋 2020-5-7 07:46
之前的博文后来发现图片不能正常显示,而且不能在原博文上进行修改,现在重新上传了图片,重新进行发布,谢谢 我 们都知道燃烧需 要三要素 燃料 、助 燃剂和点火能量。 一般的助燃剂就是氧气,比如 2两左右的铝(108g,4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释放的热量3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45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沙子”也能促进含能材料燃烧?(二)
王海洋 2018-12-22 11:15
(二)其次,我们还测试了二氧化硅对铝/高氯酸铵体系燃烧的影响。 为了让高氯酸铵跟二氧化硅接触绝对紧密,同时又能获得较为均一的球形颗粒,我们利用喷雾干燥(Spray-drying)的方法将两者复合到一起。把高氯酸铵溶解于二氧化硅水溶胶中,然后利用喷雾干燥就能得到二氧化硅/高氯酸铵复合颗粒。通过改变二氧化硅的含量,可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44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沙子”也能促进含能材料燃烧?(一)
热度 3 王海洋 2018-12-22 11:10
你是风儿,我是沙,风风火火闯天涯。 大家都知道在烧煤或者木柴的时候,加上鼓风机可以帮助燃烧。这是因为鼓风机能够将氧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燃烧中心,从而帮助燃料燃烧。 而沙子,主成分为二氧化硅,则彻彻底底的是属于“不可燃”的物质,甚至有专门的“消防沙”用于灭火。 而固体推进剂则主要包括燃料(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828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绿色”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颗粒--仿佛看到了商机
王海洋 2018-3-15 12:04
​ “机械化学”一般指利用机械能引发固体的物理化学转变以及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的一种技术。机械化学利用较少或者不使用溶剂(基本从石油中提取),因此被称为“绿色”化学的重要技术之一。“机械化学”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就是球磨,利用硬质钢球或者氧化物球将物料反复挤压冲击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79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将铝粉包到高氯酸铵里----点火温度大大降低
热度 2 王海洋 2017-5-5 05:05
在含能材料中,为了提高能量密度,经常添加一些金属粉如镁粉,铝粉等。铝粉因为价格便宜易得而被经常应用。常用的固体推进剂里包括燃料(铝粉),氧化剂(高氯酸铵)和粘结剂(HTPB,NC)。然而,微米铝粉的点火需要2000摄氏度的高温,相比而言,固体推进剂的表面燃烧温度仅有500多摄氏度左右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19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造粒技术促进含能材料的燃烧
热度 3 王海洋 2016-12-24 01:34
造粒技术促进含能材料的燃烧 王海洋 上几篇博文中探讨了一下黑火药造粒技术对其燃烧性能有巨大的影响,均匀内部多孔的造粒能使火焰传播速度大大增加,同时也能使火药均匀燃烧,从而大大增加了黑火药的反应性(reactivity)。黑火药的例子对我们现在含能材料的研究是否有指导意义呢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1051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火药发明者的惨败
热度 2 王海洋 2016-11-29 06:52
火药发明者的惨败 鲁迅先生说: “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火药一旦被点燃,脱离火源也可以发生持续燃烧。在几毫秒内一连串的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灼热的气体向四周膨胀,如果这个反应过程发生在密闭的容器内,它将不堪重压而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11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2
含能材料的前世今生【历史与未来】———黑火药
王海洋 2015-9-7 22:44
1. 概述 黑火药的发明与炼金术、炼丹术密不可分,事实上英文中的化学 Chemistry 一词据称来自于炼金术 alchemy 。古代帝王痴迷长生之术,热衷于道家外丹黄白术。本着 “ 吃啥补啥 ” 的,老祖宗们认为金属矿石不像草木野兽这般经历生长枯衰的宿命,历经烈火,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50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含能材料与安全【引子】
热度 2 王海洋 2015-9-2 21:42
1. 含能材料的内涵 含能材料广义上指蕴含有大量可释放化学能的一类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发射药、推进剂、炸药、烟火剂等。狭义的说,含能材料是指包含燃 料和氧化剂,能独立地进行快速化学反应并释放能量的物质,可以粗略地用火炸药一词来概括。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 ...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245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