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闲话传染病:小时候经历的猩红热等等

已有 3627 次阅读 2021-1-28 11:5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共同经营着这个星球。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命,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周围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共生,其中绝大多数都能和平共处,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然而平衡并不是永恒的,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相互的伤害不可避免。人类作为地球上至高无上的主人,并不容许这种伤害的存在,所以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同身体内外的有害微生物战斗的历史。微生物对人类的侵扰,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经济、科技、宗教,等等。人类也许永远摆脱不了这种境遇。

 

但值得庆幸的是,基础医学、环境治理,卫生和医疗水平的改变,无疑已经使人类面对细菌、病毒等带来的传染病的危害大大减少,有些严重的传染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或被人类彻底消灭,或发病率大大降低。

 

正在读美国作家Louisa May Alcott的长篇小说Little Women, 背景为19世纪美国内战时期,其中一个情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四姐妹中的三妹贝丝因为自告奋勇照顾穷困邻居家患病的婴儿(因猩红热而亡),不幸被传染上了猩红热(fever),在这之前家中的两个姐姐已经得过这种传染病,可以留下来照顾她,而最小的妹妹因为没有得过这种病,被送到亲戚家隔离。说明那个时候猩红热是很普遍的传染病,人们也懂得防范。得了猩红热,最明显的症状是高热,继而出疹子,重的会伤及心肾等,危及生命,有一定的死亡率。小说中的贝丝虽然当时躲过一死,但几年后因为严重的后遗症没能留住性命。

 

猩红热曾经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至少我小时候还是这样。猩红热跟流感、新冠一样,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生活用品,食物,或者破损的皮肤,产道进行传播。由A组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引发,之所以特别提到这个病,因为我小时候就得过这种病,而且似乎居然还得过两次!

 

猩红热的诊断并不困难。小时候的确身体比较弱,发烧是经常的事情,记得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高烧居然烧到了快四十度,身上出现红疹,家长赶紧送到附近的东四医院(似乎就是个街道医院),医生看了一下就说是猩红热,给开了药,并嘱咐说一周不能上学,那时候对上学还是挺重视的,在家发了两天烧,烧退了,不那么难受了,就跑去上学,结果被老师轰回家。想想那时挺傻的,没人告诉你也没有条件和姐妹们隔离,除了不能去上学,其他一切正常。可见,那时候对传染病的防治也不那么重视。查了一下,猩红热属于乙类传染病。一直没有针对性疫苗。

 

回忆起来,有点奇怪的是,过了几个月,又发烧,身上起了红点,这次是医生上门看了看,又说是猩红热。那时没有啥科学常识,但听到是听说过,像猩红热、出水痘这类儿童传染病,得过了就不会再得了,至今也没搞清楚我是被感染两次呢?还是一次没治利落。好在没有传给姐妹,特别是比我小三岁的妹妹,而那时姐姐的年纪已经超过了5-15岁这个易感年龄。

 

现在卫生和医疗条件好了,似乎猩红热这类儿童易患的传染病不那么常见了,小时候儿童群体中常见的出水痘也不那么普遍了,即便有得的,也会把传染率降到最低,治愈率更没得说。而在半个多世纪前,即便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儿童因传染病等因素,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痢疾这样的肠道传染病,都能要儿童的病,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很少看到比我们年纪小很多的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残的残疾人,这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残疾这个严重的后遗症还是引发了高度重视。如今这种病已经罕见,一些野生病毒毒株已经被消灭,脊髓灰质炎将是继天花之后,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消灭大的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同新冠病毒一样,也属于RNA病毒(微小核糖核酸科),容易变异,疫情容易反复,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灭它,也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的儿童计划免疫名单中,应该还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

 

儿童计划免疫的推广,也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记得小时候除了种过痘(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其他没有什么印象了。那时国家穷,计划免疫也是一大笔开支,即便城市居民也不是都覆盖到。那时候针对传染病的疫苗其实还是比较少的。

 

随着卫生和医疗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传统的传染病被消灭,但人类生态的改变,特别是与原本远离的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人口流动和物流的日益发达,不可避免会引发新的传染病及其大流行,如今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一年有余,超一亿人被感染,造成近200万人死亡,名副其实的pandemic,好在人类的应对能力已经不是1918流感大流行时可比,没有持续猖狂的病毒魔鬼,也不会有持续不断的流行和死亡,大流行终究会结束,也许,最需要关注的是由此引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1269393.html

上一篇:岁月留痕,青诗白话可见一斑:读苏青《岁月如歌话人生》有感
下一篇:今日立春,我的第1000篇博文
收藏 IP: 221.223.198.*| 热度|

13 陈安 李学宽 赵美娣 刘全慧 周忠浩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武夷山 王大元 许培扬 张忆文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