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新冠日记:WHO定名新冠病毒为COVID-19,巴西发现神秘病毒?

已有 3956 次阅读 2020-2-12 16:3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新冠肺炎, 动物病毒

正月十九,六九第八天,离真正的春天不远了。

新冠肺炎引发全面关注进入第三周,疫情走势虽然没有完全明朗,但从报道数字看,呈连续下降趋势。甲子年的正月显得有点漫长。祈祷疫情赶快过去,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把损失降到最低。

本月11日,世卫组织将这次引发新冠肺炎的病毒正式定名为COVID-19,好吧,有点难记,估计也没有多少老百姓记住这个名字,但2020的开端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灾难和动荡应该被人们长久记住。

早上起床,还是忍不住浏览了一下微博热搜,大部分仍然是与疫情相关。注意到有一条名为“巴西发现神秘病毒”的话题短暂上了热搜,说巴西某地人工湖中发现一种神秘病毒,90%的基因都不为人知,看来病毒们都要争相当网红了,人们谈病毒色变啊。

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如何上的热搜,事实上,这类病毒(Yara病毒)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体型比较大,专门感染变形虫,一种单细胞生物,90%的基因地球上找不到也不是什么奇怪事情。但这种病毒并不会感染人类,完全没有必要引起恐慌。

就是这样,极度的恐慌中,任何相关的信息都可能引发误读和进一步的恐慌。关于病毒的尤其如此。反倒昨晚挖出的那个NASA的立扫把游戏比较富有娱乐感,可以部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放松一下。

从埃博拉到SARS,到MERS,到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相关病毒的研究肯定也会越来越热,论文发的估计很多。研究项目的增加,自然也会引发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忧虑。知己知彼,病毒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相关研究会不会加速病毒的进化?相关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严格来说,病毒并不算是一种生命体,它不像细菌等微生物,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离开生命体可以自我复制,病毒离开了生命体,就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以病毒晶体颗粒形式存在,相关实验室会保存以往发现的病毒用作实验,可以采用冷冻保存,也可以将完整核酸保存在如细菌质粒这样的运输和储存工具中(病毒进入细胞原本就会脱掉蛋白质外衣),至于通过实验动物逃逸并祸害人间,保持其高效感染力,我觉得这种可能还是太小了吧。

前面博文写过,病毒离开了人体虽然失去了繁殖的能力,但完整的结构不被分解破坏仍然具有感染人和动物的能力,很多人问,新冠病毒在空气中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实际上问的是保留多久还具有感染力,但作为科普不可能做到绝对严谨,所以为了保持通俗性,用病毒存活多久来形容感染力持续多久并不算错。

但遗憾的是,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尽管在感染患者家中的门把手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的核酸,但是否有感染力,感染力有多大还未可知,这样的数据也不容易获得。有人曾经用SARS病毒做过相关的实验,网上都有介绍,也只能作为参考。关于病毒,未知的东西很多,防控的难度也大多基于此。人们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就是这样,当然,防控过度也是在所难免,应该引起重视。

从19世纪末人类首次发现病毒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病毒有4000多种,能够感染人的有二百多种。有不少人和动物共患。野生动物们在长期的野外生活和优胜劣汰下,免疫系统对付病毒的能力肯定比生活在“温室”中的人类强很多,所以,像蝙蝠这样的野生动物,即使带有多种病毒,也不一定生病(其实它们有多少生病人类也不知道)。大多数动物病毒并不会引起严重的威胁。野生动物无罪,病毒原本无罪,它们与大自然共同进化,也要生存下去,有些不一定有害,甚至有益,多数能与人和动物和平共处,比如人肠道中的噬菌体病毒。还有广泛存在于人体表面组织的HPV(人乳头瘤病毒,100多个亚型,对人体高危的不多)。

病毒来自于野生动物已成共识,关于寻找所谓病毒的中间宿主,我是这样看的,找到元凶是很重要,“元凶”肯定不是一种,但找到了怎么办?野生不能随便杀,也杀不完;家养的更是避免不了,禽流感、猪流感不是都来自于家养动物吗?(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5N1,H7N7等,猪流感指感染人的指HIN1,现在很少用猪流感以免混淆,而这两年造成猪肉涨价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并不会感染人)。人类既然离不开动物,也就难免与动物共患难。

病毒中间宿主的说法并不准确,我也同意说易感动物比较准确。这次新冠病毒的元凶涉及的有蝙蝠、蛇、竹鼠、穿山甲等等,估计还会有更多的易感动物被挖出来,全部曝光不太可能。当然,如无必要,还是离野生动物远点比较安全,吃野生动物没有必要,也不一定好吃吧(我不记得吃过啥)。

寻找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比较病毒的遗传相似性来判断宿主靠谱吗?小小病毒RNA(或DNA)测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哪些片段的变化是关键才最重要。人类对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自身的遗传基因认识其实还十分有限,搞清了几种碱基的排列如同认识了一本书的每个字母和字母的排列顺序,但距离读懂每一句话还差得很远。有时“一字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尽管病毒微生物的基因组相比人类不能小的再小,搞不清楚的地方仍然很多,包括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感染宿主的渠道,等等。

回到开头提到的“巴西发现未知病毒”的新闻,说90%的基因不认识,再正常不过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路仍然漫长,新冠肺炎的疫情终将结束,人类打赢这场仗是必然的,但我们真的胜了吗?

我不是专家,本文涉及一些科学问题,如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1218185.html

上一篇:新冠日记:诸多不确定信息下的科学传播
下一篇:新冠日记:炎症风暴上热搜,特免血浆能救命?
收藏 IP: 61.51.92.*| 热度|

6 郑永军 周忠浩 杨正瓴 武夷山 李学宽 齐彦收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