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从SARS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信息传播媒介变更下的舆情变化

已有 4576 次阅读 2020-2-4 22: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肺炎疫情

今日立春,明媚的阳光并没有驱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笼罩的阴霾。全国确诊患者数量突破2万,日增加确诊人数突破3000,看样子我的乐观预测彻底落空了,不知道疫情的拐点究竟何时到来,估计这个时候,谁也不好预测,那些所谓的模型,看不懂,也觉得可信程度比较差。也许,关注数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二十多天来,有关疫情的第七篇博文,很久没有这样密集发博了。其实也不想凑这个热点,只是也需要通过这个平台释放一些东西,记录一些东西,缓解一下这个时候谁都可能会有的心理压力。

先回顾一下,1月16日的第一篇博文,毫不怀疑疫情并不严重,完全可防可控,因为媒体总说没有明确人传人证据,也没有医务人员感染。我信了。那时还没有多少舆情关注这个,微博微信上还在热议大G闯故宫等八卦新闻。直到四天后也就是20日网上话风有变,晚上领导指示出来,微博上多了相关的热搜,但直到这一天,人们还在议论着春节的聚会和旅游安排,丝毫没有感觉到问题的严重程度。疫情真正的紧张还是从22日以后,从武汉封城开始。电视报道的增多,还是从年初二以后。过程就是这样。都记录在这里了。

十几天过去了,拿起手机,打开网络,打开电视新闻,我们面对的仍然是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猫在家里的很多人,心情沮丧,每天不自觉地刷着手机,关注着有关疫情的海量信息。

与17年前不同的是,那时的信息主要来自于电视、广播、报纸,电脑网络,今天则主要来自于移动端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可以说,这次疫情也伴随着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第一次大规模网络公共事件。


今天,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活跃的社交平台,看似信息流通渠道多了很多,人们心中的焦虑却似乎增加了很多,谣言满天飞,阴谋论大行其道。时时扰乱着人们的心智。不健康的网络生态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新媒体时代,面对此次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人们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应急体系也不那么完善,加上信息流通不畅,传递滞后,造成公众的恐慌和迷惑一点不奇怪。

面对疫情,每个人关注的信息侧重面都不一样,从信息传播载体的变化来说,人们关注的主要渠道微信微博,相当多的信息发布者一定带有主观的偏好,不那么客观;而受众更会根据自己的逻辑和常识有选择的吸收。要求每个人都具备靠谱的常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不现实的。但在科学群体,保持理智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惜,隔行如隔山,人的常识都是有限的。科学不单纯,尤其在信息不明朗的情况下,即使是科学群体内部,人们也容易跟着媒体的节凑走,质疑也往往显得盲目,缺乏依据。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往往不是科学信息决定态度,而是态度决定有人心中所谓的科学,对科学的判断一样双标,比较可怕。

面对这样的疫情,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为第一要务,及时应对疫情,必须以及时披露的公开透明的信息为保障。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最关键的时间点,似乎有价值的信息流通出现了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然,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防止疫情的继续蔓延,救治患者,而不是讨论背锅问题,但舆论如何平息?民众的情绪如何缓解?有人在朋友圈发,说如果明天不报道疫情会如何?当然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现在的情况不比17年前,强大的移动端网络让人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发布消息,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看内容或选择性看内容,只看标题就转发分享,现在的舆论生态就是这样。谣言根本是辟不完的,人们就是喜欢那些耸人听闻的东西,重复的大同小异的严肃新闻关注的人不一定有五花八门负面的小道消息人多。

人性就是这样,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有人趁乱出风头,赚取利益。要阻止他们的阴谋得逞,唯一有效的做法是真正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尤其是面对这样的重大疫情,要做到高效的信息披露速度,才不会延误战机。安抚人心。

17年前的悲剧再次重演,这个难忘的春节,相信每个人的心情都受到了影响,还有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受害者更值得同情,相信谁都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但,下次,我们能够做到信息披露的高效透明,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全民动员,提高警惕,共同防控灾难吗?我相信,通过这次事件,很多方面,一定会有所改变。

返程高峰要到了,北京好多单位开始上班。疫情的防控形势越来越紧张,连进超市都要测体温,还是要继续待在家里,明天争取少刷手机,干点正事。好在北京的疫情没有爆发,昨日报道新增8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1217005.html

上一篇:非常时期的春节纪实:我们拿什么驱散心中的恐慌
下一篇:新冠日记:非常时期的元宵节及有关疫情的更多思考
收藏 IP: 111.192.36.*| 热度|

9 郑永军 武夷山 张珑 周忠浩 冯大诚 孙学军 杨学祥 闵应骅 杨新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