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传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star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史编辑部李惠兴

博文

大象群为何一路向北?

已有 3966 次阅读 2021-5-30 10: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这几天看了象群一路向北的消息,小孩也不断问起,觉得需要根据网络信息整合一下,以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并非专业。参考资料在文后。


第一,象群迁徙自古有之,不是新鲜事。


公元579年,南北朝时期,在兖州就发现了象,以为是吉兆。公元962年,北宋时期,象群在湖北武汉、河南南阳一带,到了农田里,到了街头,吃喝破坏,和现在正在发生的情况差不多,人称“象患”。就算到了明清时期,到了农民收获的季节,象群就出来找吃找喝,农民“逐之不去”。历史上也有“象为之耕”的说法。

 


第二,象群为什么迁徙?


说法有多种。


(1)气候变暖说。温度变高了,大象觉得该向北走。那就一路向北吧。我觉得合理。

(2)迷路说。我是不相信的,人家一路向北,怎么会迷路。

(3)预感说。说大象老家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利于大象的变化。我觉得这也不太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大象应该紧张才对。可是看报道说,连吃带喝,一路走来,没有那种感觉。

(4)食物说。大象为了食物而出发。我认为可能。小麦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获了。说不定大象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可能要去吃麦子。与联合收割机一起到地里吃点。注:据网络信息,大象是吃小麦的。

(5)旅游观光说。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上象宝宝,组个团。


第三,大象有电报。


根据微博上一位网友所说,大家靠跺脚传递信息,十几公里不成问题。跺几下表示什么,就像电报一样。所以,大家就算在村子里走散了,发个短信,照样在村口集合。


第四,大象破坏力。


时速25公里,高达三四米。卷帘门对它来说就是一张纸。汽车也不是对手。离远点吧。


第五,大象的智力。


智力,属于世界上前十的动物,据说比狗什么的聪明得多,报复心理强。所以,人类和大象,还是互相尊重吧。


第六,怎么收场呢?


(1)昆明进不去。据说大象离昆明不远了,我觉得咱们人类不会让它们进市区的。若是进市区,那就是动物园或相关机构,来了就别走了。

(2)难得的科研机会。如果可能,也许会当成是一次研究的好机会,这个课题可遇而不可求。看看它们一路向北,到底走到哪里安家。别出境,没护照。

(3)遣返。我觉得也不太好,毕竟这么大老远出来了。而且,就算送回去,它想出来,还是会继续出来的。

(4)新的保护区。为这十几只大象建立新的保护区,说不定现在就有这个计划了。


参考资料:

  1. 中国历史上的象群迁徙记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31/06/37583807_825416110.shtml

  2. Wheat - Official ATLAS Wiki  https://atlas.fandom.com/wiki/Wheat#:~:text=Wheat%20is%20the%20preferred%20food%20of%20Elephants.,It%20is%20slightly%20more%20effective%20than%20Wheatgrass.

  3. 世界十大最聪明动物 大象的“高智商”惹不起  https://www.sohu.com/a/210007487_99985471

  4. 大象的智商相当于多少 - 匠子生活  https://www.jiangzi.com/tuwen/shenghuo/45147.html

  5. 函元的微博_微博  https://weibo.com/hanyuan2008?refer_flag=1001030103_&is_hot=1

  6. 云南麦子什么时候成熟  https://xuexi.zqnf.com/1103215.html

  7. 云南15头野生亚洲象北迁追踪:野象“迷途”可知返?_【快资讯】  https://www.360kuai.com/9b9b1ce7a920760f2?scene=&uid=85a3983eb2d3319346d0cce97c317de4&nsid=4a5deb03-468b-42cd-9500-6862a34466a8&sign=360_cf71a426&tj_url=9b9b1ce7a920760f2&refer_scen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67-1288850.html

上一篇:十年之后回到科学网
下一篇:打油一首:北护城河
收藏 IP: 122.14.45.*| 热度|

10 刁承泰 郑永军 尤明庆 鲍海飞 李学宽 刘德力 段含明 康建 童调生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