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元素与羽翼的共振——实验室水墨札记
热度 2 郑永军 2025-5-1 20:08
《元素与羽翼的共振 ——实验室水墨札记》 一 当这幅绢本设色花鸟小品徐徐展开时,仿佛有春日清风拂过案头。画面中央那只栖于虬枝的禽鸟,其羽毛蓬松的质感让我想起幼时在庭院见过的画眉,而斜逸而出的花枝又恍若《诗经》中 有蕡其实 的生动写照。作为初习花鸟画的学子, ...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16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宫墙千仞,圣心如月
热度 2 郑永军 2025-5-1 11:16
《宫墙千仞,圣心如月》 砖石沉默,苔痕斑驳, 两千年风霜在裂缝中凝结成琥珀。 我以掌心叩问墙垣 —— 孔子的跫音正从《论语》的扉页苏醒, 一粒星火,点燃七十二贤的夜空。 子贡的算珠与竹简碰撞, 叮咚声里流淌着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1563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五一爆火!深山隐藏的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热度 1 郑永军 2025-4-30 22:09
一、暮春山色:凝望中的山河密码 ​​ 晨光初醒时,我站在山脊俯瞰这片土地。薄金色的霞光浸染着层叠的山峦,近处墨绿的褶皱如凝固的浪涛,两座银白色通讯铁塔如巨人般矗立峰顶,钢索在风中轻颤,仿佛在为古老山野奏响现代的序曲。山谷间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1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蓝绸缎绞杀铁锚的时辰
郑永军 2025-4-30 10:38
《 蓝绸缎绞杀铁锚的时辰 》 我数着海平线上的针脚 第七次看见盐粒在瞳孔结晶 有人把钓竿插进天空的伤口 金属与钴蓝便渗出盐的叹息 那些被风烫平的绸缎 正以光速向海底沉降 船影是凝固的逗号 在液态的词典里 打捞被季风擦亮的词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141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华表奖首次出京,为何花落青岛?
热度 1 郑永军 2025-4-29 09:14
樱雪落处是流年 雾未破晓 青石以露水篆刻时辰 松针垂墨,洇染百年潮信 回身处 —— 浪尖浮起万顷碎金 舟影如甲骨裂痕,译海为韵 红穹顶挑破雾帷 锈色在松涛间淬成冷焰 风叩圆窗,玻璃震颤 旧旗语跌作一地水晶齑粉 花岗岩的盐脉里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125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百子莲:一朵花的"佛系"生存哲学
热度 1 郑永军 2025-4-28 19:28
一、导言:植物界的 低调网红 在这个连多肉植物都要争奇斗艳的 内卷 时代,百子莲( Agapanthus africanus )堪称植物界的 佛系 代表。它既不像玫瑰那般矫情,也不似牡丹那般端着,更不会像昙花那样搞 突然袭击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68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救命仙草蒲公英,竟被当杂草踩了千年!
热度 5 郑永军 2025-4-27 22:31
一、生物学特性:从 “野草”到“科研明星”的生存智慧 蒲公英 ( Taraxacum mongolicum )堪称植物界的“变形金刚”。这根深蒂固的菊科草本,若论生存策略,简直是一部草根逆袭的教科书。其根系垂直向下,形似钢钉扎入土中,最深可达 1 米,堪称“地下特工队”。叶片呈莲座状铺展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220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探秘蛇类世界:从鳞片到药用的生命密码
郑永军 2025-4-27 15:37
探秘蛇类世界:从鳞片到药用的生命密码 ​ ——基于三组野外观察记录的科普解析 一、引言:自然界的药用宝库 蛇,这种演化了亿年的爬行动物,不仅是生态链的守护者,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 活体药典。全球70余种药用蛇类中,我国《中国药典》收录的蕲蛇、乌梢蛇等4种蛇类,以及蛇蜕、蛇胆等部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2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暮海金笺
热度 3 郑永军 2025-4-26 09:13
暮色熔融海面为液态金箔,我数桅杆上飘动的绸带 ——晚风揉碎朱砂经幡,在信号灯的凝视中舒展五线谱。咸涩的风掠过船舷,将黄昏私语绣进缆绳褶皱。你可见?第七道波光里浮沉半枚月亮,银钥匙正叩响防波堤的锁孔。 灯塔点燃暮霭第一粒琥珀,堤岸剪影便成了垂首的诗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4979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贴生石韦:树皮上的“绿胡子”与中药界的“扫地僧”
热度 2 郑永军 2025-4-25 12:26
一、生物学特性:植物界的 “壁虎” 贴生石韦( Pyrrosia adnascens )是水龙骨科石韦属的附生蕨类植物,堪称植物界的“壁虎”——凭借细长的根状茎攀附于树干或岩石,叶片肉质如皮革,以关节与茎干相连,形成独特的“悬浮式生存系统”。其植株高约 5-12 厘米,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表面疏被星状毛,背面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637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