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其人,就先得知其文!
前面我写过一篇博文,呼吁饶毅老师写篇博文,以对施一公老师的博文做个表态。今天,果不出然,他写了(当然这不是我的功劳,别高抬我)。不过,粗心的人以外他真是在写国内博士记录。其实不然,实际上对施一公老师博文的高水平回应,尽管看不到任何直接痕迹。我通过抽丝剥茧术,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般的间接证据。从这些有限的证据中,可以看到饶毅老师要释放的信号。其中,重要的有三句话,且每句话对应一个信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49393.html)。
“因为有些人是我在混饭吃时遇见过的科学家?”——针对“闲人”饶毅:1998-2001;
“将口头讨论变成文字,可增加自己的记忆、可从不在场的人中再发现其他有兴趣进行intellectual exchange的学者、也可能在学生读者中对他们的科学兴趣有所裨益、还可以增加聊天的内容。” ——针对有些人将饶毅老师的片言碎语进行了二次开发;
“今后国产博士将做的更好。” ——针对你海龟没什么了不起,土鳖照样会做的更好,尤其在将来的某一天;我要与海龟决裂,与国内土鳖联手了。
饶毅老师的话向来有风向标的作用,估计这篇博文会让有关人物意识到:
貌似混饭吃的人,实际是做事的人;貌似做事的人,其实是混饭吃的人。
海龟并非最优秀,土鳖亦非最糟糕。国家的科技事业最终要靠土鳖崛起,而不是远水救火的短视之计!
不知道这个剖析是否得当?至少,我认为比较靠谱。因为,在以前的博文中,他都没有如此的说法,尤其是“混饭吃”三个字,寓意深长。仅理解表面意思的话,那他就是在作践自己。试想想,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有必要如此吗?既然不是作践自己,那又是在讥讽谁的智商呢?大家玩味吧。
其实,饶毅老师想说:饶毅并非其人其事, 以vs施一公老师的《其人其事》一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纯属瞎掰,不必当真!只是逗你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4-23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