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重温科技论文写作课笔记(下)

已有 5712 次阅读 2013-11-21 10:46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篇主要总结的是三个写作原则与写作中的分段,这一篇将总结论文的时间分配、写作顺序及各部分的写法。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这里推荐的是课上总结的方法,领会内核,随心所用。

时间分配

其实写论文的时间分配不是一个可以计划的东西,从一开始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执行实验到数据分析,这些工作都不算在写论文的时间里,但这些阶段如果没有文献与实验结果的积累,最后的论文写作会变得无比痛苦。这里假设前期工作是比较理想的。

预写作 70%

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大概占论文写作70%的时间,说白了就是组织材料。论文边写边找文献支持会很乱,所以同一时间就做一件事,那就是先组织资料。而组织资料是要有一个分类系统,也就是说看到一篇文献,你脑中要能把它定位在你论文中出现的地方,例如前言或讨论。这里我建议尝试用一下思维导图,你的核心idea在中间,发散出例如背景,方法,类似研究等子话题,相当于使用树形目录组织文献。之后,你可以关上电脑,找张纸把你的写作大纲列出来,想出每一段的主题与结构。当你做完这些工作后,文章就剩下写这一个步骤了。这个过程可以贯穿到数据分析之前的所有步骤,因为脑子随时可以思考问题。

写作 10%

前一阶段如果做好了,写并不困难,而且初稿不要一上来就力求完美,尽量按顺序吧idea说清楚,重点看逻辑,句型什么的可以放放,一气呵成。然后进入下一阶段,如果纠结写作细节会影响整体内容的思考,先把你的故事说出来,然后再润色。

修改 20%

这一阶段可以多花时间,主要针对表述。大声把论文读出来,看跟读是不一样的,能发现不少问题。检查动词的使用与语态的使用,其实上篇讲的东西就是为这个阶段准备的。然后你可以找一个同专业不同方向的同事读一下,因为你的文章更多被这些人读,所以他们能否读懂决定你的表达能力,读不明白一定就是你没写好,至于文章档次在你设计实验时基本就定型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找个专业编辑给你改改,上篇说的东西其实也是他们抱怨最多的。这门课在最后找了几个顶级期刊的编辑做了访谈,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拒稿的首要原因就是与期刊scope不同,另一个原因就是不看期刊的投稿指南。

检查

这一阶段就是查缺补漏,主要针对校对等最后期的工作。例如编号前后一致,参考文献的指代。这里要注意的是引用文献一定要看原文,转引不靠谱,因为很多发表的文章引用上并不见得没错误。

小结

时间分配的核心在于细化步骤,理清思路,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同时解决表述、语法、引用等多方面的问题。优先考虑内容的表达,然后才是形式的修改,做到有条不紊,平稳写作。

写作顺序

一般的写作顺序为图表->结果->方法->前言->讨论->结论->摘要,内在的逻辑是当你实验数据处理完了,首先得到的就是分析数据的产品——图表,结果部分其实是围绕图表转的,所以这两部分趁热打铁最先完成。然后就是遵循由难到易的过程先把方法写了,这部分也不痛苦。然后就是前言,这部分就是小综述,文献看到位就可以写出来。最后的重头戏就是讨论,这部分最难写,逻辑要求最高,写完了结论与摘要就自然而然写出来了。按这个顺序你可以较为流畅的写完初稿。

图表

读文献首先是摘要,然后是前言与讨论,但读多了往往简化了,直接可以考虑看图。所以在写文章上,图表是最直观也最应该先做出来的。你的工作浓缩在一张图里是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的,正所谓一图胜千言。对图表的要求则是要能独立的说明一个问题,而且越少越好。现在很多期刊要求有图形摘要其实就是方便读者快速抓住idea的,每一张图都尽可能漂亮且说明性强,不是单纯罗列数据而是尽可能展示数据的规律。

结果

很多期刊是要求结果与讨论分离的,这个时候结果的目的就在于描述实验结果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部分不等于描述原始数据,你需要在结果部分展示上面一步做好的图表并指出简单的关系与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图表中出现的数据除非特别重要就不要写出来了,图上不方便标明的数据在结果中要有交待。一定记得描述你的对照实验,让结果部分在逻辑上没有漏洞。此外,结果中提到的显著差异一定要是统计学上的而不是看出来的,也不要在结果里讨论方法与他人观点,这些内容有其他章节负责。结果就是描述你的实验结果,用过去式,但图表的解释用现在式如figure 1 shows …

方法

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实验设计要严谨表述。如果按文献方法做要引用出处,自己设计的最好给个流程图,不要让读者读着太痛苦。可用过去式与被动语态,统计方法记着要写清楚了。

前言

这部分可以看作小综述,但实际写作也有其逻辑结构,一般写三段,按照known-unknown-hypothesis结构写。也就是说,写一下关于研究对象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这样比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且不乱,用语要高度概括,不要纠结于细节,那是写综述要注意的,这样从大到小收敛到你的工作上下面就可以讨论你的文章了。

讨论

这是最难写的部分,也是最自由的部分,与前言相反,这部分你要能把你的发现定位到大背景中。一般的逻辑结构是先回答你自己提出的假设的结果,然后用你的数据说明结果,之后广引文献来证明你的结果并讨论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也就是展开讨论unknown,最后把你的结果定位到known的位置看能否说明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过度演绎你的实验结果,也要讨论下局限性与前景。在这一部分你要着重使用上篇中提到的三个原则,结论强劲有力,不要遮遮掩掩,这些遮掩会让审稿人感觉你的结果不可靠且对学科发展没意义。

结论

这一部分简短一点,把你文章的亮点展示出来就OK。

摘要

摘要部分其实就几句话,一句话说背景,一句话提出自己的假设或问题,一句话描述实验方法,一句话给出最核心result,然后给出一句话结论并加上合理的推测。当然你也可以按照你自己的story去写,但要记清楚,很多人看文章只看摘要的。把它放最后的意义也在于能够让你很好的去总结自己的文章。

小结

写作顺序的考量其实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考量,先处理简单的部分的优势在于如果你上来就去讨论,很可能脱离实际数据而瞻前顾后。

其他

这门课所讲的论文其实是很理想的,我所了解有些方向如材料其文章的写作基本就是流程化的,先表征后应用,就算不上写作课照着别人的论文去复刻也能写的很好。这里我只想说隔行如隔山,文章怎么写都有可能发表。但本着严谨的态度,从课题开始就要时时模拟一个最严厉审稿人的观点去回顾你的一切问题,自己问得多,审稿人就问得少。

参考课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0956-743519.html

上一篇:重温科技论文写作课笔记(上)
下一篇:如何写一篇boring的论文
收藏 IP: 210.72.153.*| 热度|

1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