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俺老家的苦菜子和苦菜花 精选

已有 26959 次阅读 2010-5-19 00:42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苦菜花, 苦菜子

俺老家的苦菜子和苦菜花
 
前些日子看到李学宽老师拍摄的苦菜花一下子把俺引到了童年。俺不客气说那不像是苦菜花,与小时候的记忆反差太大了,记忆中的苦菜花是小黄花。过了几天,李老师又拍摄了一组苦菜花,这次是小黄花,看起来很像。可仔细看吧,叶子不是很像。由于小时候看到苦菜花的机会少,看到苦菜叶的机会多。有些糊涂了。链接:1苦菜花2这是苦菜花吗?
 
另一个李老师,李世春老师,说他记忆中的苦菜花是紫色的,有苦味的白汁。还附上了照片。链接:苦菜和苦菜花
 
这也与俺小时候的记忆不符。
 
苦菜,俺老家叫苦菜子,是小时候经常挖的一种野菜,嫩的时候人吃,老的时候也是喂兔子的一种绝好的美食。凭脑海里的记忆,苦菜子是长细叶,叶子没有齿,叶子掐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来,白汁沾到手上会变成黑色,很黏,很烦人的,洗手的时候要洗掉、洗干净是很困难的。
 
每到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集体劳动休息的空当或放工回家的路上,姐姐们会挖些嫩嫩的苦菜子,还带着冬天的气息,带回家后洗干净,母亲会放点盐拌一拌,放在一个瓷碗里当菜吃。尽管有点苦,记得味道很苦,但在那没有任何菜肴、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煎饼里卷上新鲜的苦菜是一道美味了。我嫌味道太苦,总是喜欢再加点盐将苦菜叶再揉一揉,揉得失去了机灵劲,咸味就进去了,吃起来也就不那么苦了。更多的时候是将洗净的苦菜放到院子里的大咸菜缸里,浸腌几天后,每当放学回家总是捞出来就着干粮吃。背着草筐到野外去挖兔子食时,拿着煎饼,卷着浸腌过的苦菜子,那实在也算是一种享受。
 
想起来,我更喜欢吃的是与苦菜子相类似的一种不是很苦的野菜,老家叫曲曲牙(曲曲菜),叶子丰满些,根的基部是白色的,叶子断后也有白汁,叶子好像有齿。由于不是很苦,洗干净放点盐,就可以吃了。
 
少年时代的生活是苦涩的,自然的,天真的,没有污染的,也很留恋、很值得回忆的。网上费力找了几张照片,凭着记忆,觉得应当就是这个样子的。有几张还是安丘的老乡发到网上的照片呢,亲切极了。
 
几十年前学过植物学,都还给老师了,写这些话是需要勇气的。不知道苦菜子有多少种,叶子变异有多大,花色有多少种类。也许,有紫花,有黄花;也许叶子有带齿的,有不带齿的;有细长的,有短胖的。那么,可以不讲理地说:俺老家的苦菜子和苦菜花就是这样的。






以上为苦菜子,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为曲曲牙(曲曲菜),图片来自网络。





(看来这不是苦菜花?)


*****************

补充网上信息:
 
苦菜随地域的差异,所指植物不同。一般是指菊科(Compositae)、苦苣菜属(Sonchus)一类植物。该属据资料记载有九种,分别是:
  1、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inn.
2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inn.
  3、花叶滇苦菜:Sonchus asper (Linn.) Hill.
  4、短裂苦苣菜:Sonchus uliginosus M. B.
  5、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
  6、南苦荬菜:Sonchus lingianus shih
  7、全叶苦苣菜: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
8、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
  9、沼生苦苣菜:Sonchus palustris Linn.
  
山西把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当作野菜普遍食用,称作苦菜或甜苣菜。山西北部把菊科乳苣属植物乳苣(Mulgedium tataricum (Linn.) DC.)也当苦菜食用,称作苦苣菜。
 
《纲目》:“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肥,折之有白汁出。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326038.html

上一篇:这样说发烧可以吗?与丛远新博友讨论
下一篇: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只是学术界的责任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9 孟津 王桂颖 王修慧 杨秀海 杨顺楷 毛克彪 刘立 吉宗祥 吕喆 金小伟 柳东阳 张天翼 李志俊 张旭 唐常杰 丛远新 刘广明 焦宏远 tobeAP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