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郑守恒收藏80年代完整版金陵十二钗瓷盘(一瞥)

已有 11153 次阅读 2015-1-10 15:55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F)|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郑守恒收藏80年代完整版金陵十二钗瓷盘(一瞥) 


黄安年推荐郑守恒收藏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月10日发布


  我很高兴在我的博客中推荐郑守恒先生收藏80年代完整版金陵十二钗瓷盘(正反两面),该盘是我国工艺美术大师趙惠民先生制作编号限量出品的,目前在网上我们还没有看到这十二金钗正反两面瓷盘的真面目。近日,他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黄老师,你好,我是一个业余收藏爱好者者有空时就喜欢上网逛街寻宝,好多年前,一偶然机会看到两个红楼梦故事的瓷盆买下来之后,回家拿来慢慢欣赏,觉得实在漂亮。越看越喜欢,但想,如果有机会䏻收集到全套的话,那真是太美妙了。从此就立下决心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惜,在海外,美加地区散落在民间的这套盆子间中都会碰到一两个、但多是光盆,没包装盒,更没证书的,要想收集到象我这样齐全的盆子,真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我回想起来前后足足花了六七年时间,如今这件集国画和陶瓷工艺的艺术精品终于在我的努力之下合家大团圆。实在是值得高兴的事,当我看到老师对趙惠民大师艺术生命的介绍和有关红楼梦十二金钗瓷盘的制作背景,深觉这是一件伟大的文化艺术盛事,我当会特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收获。也愿意与老师和网友们以及所有热爱中国文化艺术的海内外朋友们分享。加拿大   郑守恒”

 

“黄老师这是我的收藏经多年努力才集齐今与你分享,相信是真迹无疑。”


   “对于这套瓷盆,䏻够得到你的推荐,通过互联网向喜欢趙惠民大师艺术作品的同好分享,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我何乐而不为呢?多谢你!”

 

(瓷盘收藏)具体时间我己分不大清楚。因为从第一,二只盆收藏开始至今,己经有六七年时间。只是我记得,买到二只盆后,一㳄偶然机会,在一间西方人开的小古董舖里,我在四处观望,老板觉得我是中国人,指着抬下一大箱瓷盆问我有没有兴趣,我看过之后,原来是六个十二金钗瓷盆,另外三个是四大美人中的其中三个,当时心中暗喜问过价錢合理,就立即成交。当时有几个是完美的,即有包装和证书,另外几个就只是盆子,品相也不错。就不计较什么。后来,想尽方法,到处畄意,見趙惠民的盆都买,结果到现在我除了这套完美的之外,另外还有一套,可惜另一套包装盒和证书不齐全。而且还差两个,不知道何时能找到,能否找到”“希望很快能完成这心愿。”  

 

110中午,收到郑先生发来电子邮件:

黄教授,你好,收到你的来信,很好,你的效率,令我崇敬,多谢你。如果文章发表后丶相信反应会不错的,据说这套瓷盆在国内是没有发行过的,䏻有机会看到它的全套真面目的人就不会很多。我很高兴能得到你的关怀和胁助。把这套文化艺术的杰出作品介绍给网络朋友们。愿他们都喜欢。从你的有关文章畄言中己得到证实。相信这次也会很受欢迎的。听说这套瓷盆在国内己出现很多仿冒品,在国外我也曾看到有人出售这件作品的假货。来欺骗不明真相的爱好者,实在可惜和无奈,为此,我们更有责任将真品公诸同好,以免受骗。从另一角度看,也说明趙惠民大师的作品,是受人欢迎的,亦是経得起时间考验的。假如你觉得合适的话,可以把我的邮箱地址放在后面,以便䏻和有需要的网友们交流互动好吗,?倘若你觉得这样不大适当的话,那就算了。再一次向你深表谢意!。     鄭守恒敬上

 

 

如网友有兴趣可以直接通知电子邮件和郑先生沟通和联系:

Norman Jang,  normanang10@yahoo.ca

 

 

照片24张是十二钗的正反两面,是郑守恒先生提供的,证书及装箱照片从略。感谢守恒先生惠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858089.html

上一篇:《总统的是是非非--草根总统杜鲁门》提要
下一篇:怀念小文校友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2 张晓良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