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会怎样?——四谈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

已有 6800 次阅读 2007-7-25 15:42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D)|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会怎样?

——四谈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

 

黄安年文  2007725

 

我就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已经写了三篇短文,这些短文是:《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2007715)、《我们的某些媒体怎么了?——再谈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2007719)、《谨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三谈关于“中国制造”危机的另一种思考》(2007720)。

 

现在发表的是第四篇短文。因为刚刚看到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发给我的刘见林文《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一文,该文是对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的简介,发表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27期,2007725,这本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One Family's Tru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莎拉·邦乔妮(Sara Bongiorni)著,威莱出版社(Wiley2007629出版,精装本235页,定价24.95美元。”

 

刘见林以为长期担任商业新闻记者的邦乔妮通过自己家庭的真实经历说明:“经过一年没有‘中国’的日子后,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中国商品你也可以照样(在美国)生活下去,但是你的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家庭开支也会大大增加。以后十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她认为:“中国制造”已经在无形中影响和侵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当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鸡正在俘虏中国下一代的时候,中国玩具则在控制着美国下一代。“经济学家纳罗夫(Joel Naroff)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美国2006年进口的1.7万亿件商品中,约15%来自中国,其中多数是沃尔玛或其他零售商的常见商品,属于一些中低阶层美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刘见林提出:“中国产品的优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之上的,一旦失去这一优势,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将越来越不明显,最终有可能被印度制造或越南制造取代。事实是,目前的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老龄化和劳力不足的迹象。更为危险的则是,‘中国制造’当前在全球范围正面临着一系列的信誉危机,有毒宠物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玩具、不合格轮胎、有问题的水产品……,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制造’的打击很可能是致命的。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远忧近虑。”

 

我以为邦乔妮的结论是客观的。我自1991以来四次在美国一年的亲身经历,也深感中国制品越来越深入美国中下层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极其严格的检查和垄断规定的食品和药品例外。设想如果没有在总体上符合可信的安全标准,要为广大的美国中下层家庭所接受,是难以想象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当前发展阶段,美国既没有可供取代的Made in USA来满足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也难以从其他国家或“印度制造或越南制造”来获得取代制品。目前这场突然其来的宣传战实际上是新一轮商业战、贸易战、非关税壁垒战的前夕,它既是美国某些企业和政客及媒体的需求,又是其他国家企图挤压中国造的策略及利益需求。陈文茜在昨天晚上的凤凰卫视节目、吴小莉在最近贸易战的凤凰卫视节目中,都提到了这一点,陈文茜还特别提到当年美日贸易战时,美国就打出所谓的“质量”牌来迫使日本接受大量美国商品进入日本市场。

 

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的将是美国政界、商界和媒体精心策划制造出来的一场“信任危机”。我们如果不清醒地看到这场来势凶猛的危机,以为只要“顶”一下就可以过去,恐怕过于乐观,如果以为天要塌下来,中国制造从此撤离美国和世界其他市场,也是言过其实。“危机”一词,可以包涵既有“危险”,又有“机遇”的意思。如果我们高度正视这场中国制造“危机”,努力将这场危险转化为难得的“机遇”,变坏事为好事,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的信号和动力,防患于未然,登上一个新台阶。到那时的中国制造将价廉物美,优质安全,到那时受惠的不仅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世界各国人民,而且也使全中国13亿人民受益。

 

写于251530

 

 

  刘见林文

 

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

刘见林文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27期,

时间:2007725

 

 

《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One Family's Tru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莎拉·邦乔妮(Sara Bongiorni)著,威莱出版社(Wiley2007629出版,精装本235页,定价24.95美元。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一种现实,而不再象以往那样,仅仅停留于概念层次:中国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促使全球废金属价格达到历史新高,以致世界各地的盗贼纷纷去偷窃铁制窨井盖(见詹姆士·金奇的《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一书)。各国政要纷纷将目光投向北京,诸多媒体先后进行有关中国的封面或专题报道,出版界也推出了大批以“中国世纪”、“中国公司”为名的著作;一些学者甚至根据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出现的“中国热”,提出中国的成功已经为世界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华盛顿模式”的发展道路,现其所缺的只是一套圆满的“主义”而已。这无疑是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但却真正融入全球化进程长达一个半多的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之关系取得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对此,一个看似普通,实际上却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所谓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地,包括美欧发达国家,深入千家万户,并逐渐牢牢占据了各个生活场所,诸如厨房、客厅、卫生间、卧室,无所不至;以致于许多人会问:现在没了中国制造,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美国资深记者莎拉·邦乔妮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就是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

 

事情源于2004年的圣诞节。在那一年的节日庆典过后,准备清理家居时,邦乔妮突然注意到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制造”正在占领她的家庭: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于是她把家里所有的用品分“中国制造”和非中国制造两类进行了一次盘点,结果发现总共39件用品中,“中国制造”25件,非中国制造14件,也就是说,64%是中国产品!美国的圣诞节简直已经成为中国人制造出来的节日!

 

这一发现让邦乔妮觉得不安。她说服了她的丈夫,做出了一个决定,从第二年的元旦开始,一直到年底,整整一年都不再购买新的中国制造产品。邦乔妮表示,这样做并非为了惩罚中国,也非为了什么就业问题,她仅仅是想借此评估一下“中国制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了美国人的生活,需要多大的代价和多久的时间才能达到放弃购买中国产品的习惯,以及这样做会带来多少不便,等等。

 

结果如何呢?首先碰上的就是她四岁儿子的球鞋问题。原有的鞋已经太小,无法再穿。为了给他买一双新鞋,邦乔妮四处找寻,弄得疲惫不堪,在经过两周的奔波之后,终于再也受不了,花60美元给他买了一双从意大利进口的运动鞋。而一双中国产运动鞋才10美元,这让邦乔妮着实有些心疼。

 

随后的麻烦更是接连不断:为了给丈夫的生日蛋糕买蜡烛,邦乔妮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买到,最终不得不在厨房里找出一盒落满灰尘的但仍印有“中国制造”标志的蜡烛来,将就用了一下;一个旧抽屉从一月起就拉不开了,但却找不到非中国制造的修理工具;家里的搅拌器和电视机坏了,极度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不得不用起了旧式的扑鼠器,因为新式的也是中国制造的。最后,她的丈夫决定自己缝睡袋给小孩,甚至自己做木船和吉他,但是邦乔妮担心,到时他会发现连针线和其它一些小零件都是“中国制造”!

 

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是的儿童玩具--对美国家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玩具,对美国家庭渗透最深的对象是儿童。总是去买丹麦产的“乐高”(Legos)玩具作为生日礼物给他的朋友们,邦乔妮的儿子开始厌倦了。为此他发起了一场“反抵制”行动,坚决支持“中国的东西”。一天早晨,他们一家去百货公司购物的时候,儿子突然喜欢上了一个南瓜玩具,他哭着说:“我们已经很久不用中国的东西了。”他为此纠缠了邦乔妮一天。第二天早晨,邦乔妮不得不去商店买下了那个玩具。

 

的确,就像经济学家纳罗夫(Joel Naroff)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的那样,美国2006年进口的1.7万亿件商品中,约15%来自中国,其中多数是沃尔玛或其他零售商的常见商品,属于一些中低阶层美国人生活的必需品。邦乔妮说得好:“有时我也担心就业机会流失到海外或者有关侵犯人权的报道,但价格总是最终战胜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根本无法拒绝中国出售的产品。”这说明,“中国制造”已经在无形中影响和侵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当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鸡正在俘虏中国下一代的时候,中国玩具则在控制着美国下一代。 

 

邦乔妮这样写道:“没有中国货的一年,生活简直是在与家人的争吵中度过的。我试图证明‘中国制造’并不能影响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实并非如此。一天晚上,我的儿子告诉我,一想到‘中国购买季’即将来到,他就感到很开心:‘希望我们不要再有抵制中国产品年了’。”她的结论是:“经过一年没有‘中国‘的日子后,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中国商品你也可以照样(在美国)生活下去,但是你的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家庭开支也会大大增加。以后十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长期担任商业新闻记者的邦乔妮一直撰写有关国际贸易的新闻稿件。“我曾看过美国商业部的(美中)贸易统计,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我认为它与我无关,”但这一年的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中国和我之间的距离,在把中国推出我的生活之外后,我得到一个‘中国已经深深介入我们生活’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邦乔妮的一年痛苦体验虽然说明了“没有中国商品你也可以照样生活下去,但是你的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这个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实际上,中国产品的优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之上的,一旦失去这一优势,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将越来越不明显,最终有可能被印度制造或越南制造取代。事实是,目前的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老龄化和劳力不足的迹象。

 

更为危险的则是,“中国制造”当前在全球范围正面临着一系列的信誉危机,有毒宠物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玩具、不合格轮胎、有问题的水产品……,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制造”的打击很可能是致命的。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远忧近虑。

 

据《商业周刊》近期的一篇文章报道,瑞士的DSM营养产品股份公司过去不管如何尝试各种推销战略都收效甚微,但在出现了“中国制造”危机以后,情况就不再是这样了,“非中国制造”一下子成为主要的卖点。报道还说,像DSM这样打“非中国”牌的食品公司在欧美还有不少。这还仅仅是欧美,假如印度和越南这些国家也“趁火打劫”的话,又会如何呢?

 

刘见林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27期,7/25/200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4916.html

上一篇:和谐共生的添加剂——纽约首府华人基督教会活动掠影
下一篇:牛奶疑似搭车涨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