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关于院士兼职话题答《科学新闻》记者采访

已有 4675 次阅读 2009-2-23 21:02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09)|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院士兼职

关于院士兼职话题答《科学新闻》记者采访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223日发布

 

2月中旬《科学新闻》杂志记者闫岩打电话给我,说看到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建议清理官员、院士、知名教授兼职现象》的博文(黄安年的博客200926日发布),想就如何看待院士兼职现象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说这个问题在我的文章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网友对这篇博文也有许多评论,支持者居多,也有人认为有的兼职虽然必要也要对于待遇等问题向教师交代清楚,不能暗箱操作,随便花纳税人的钱。

 

在那篇博文中我提出:

笔者以为需要讨论的是,我们的政府和教育机关是不是需要认真清理一下官员、院士、知名教授兼职现象,因为这种兼职往往浪费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钱,而且还有滋生腐败的可能,所以如果中纪委下达文件清理,不失为广大教师和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如果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有这方面的提案,那也是十分必要的。

院士和知名教授易校相互兼职现象满天飞,已经成了公害,每个学校要拨出一大笔钱来款待他们,包括住房等优惠待遇,这笔钱是从那里截留的还是专款专用不得而知。由于教育部及其主管造大船、创规模、进一流的指导思想,使得这些院士和兼职教授更成了香饽饽,他们中有些人也头脑发热,对于兼职一口答应,没有认真考虑自己能否承担应尽的责任,有名有利,对等起学校领导,但是真的对等起学生和学术教育事业吗?兼职而不负责只是顾此失彼此的方法问题,如果出了丑闻,那就难逃干系。为自己、为学生、为学术,建议这些兼职过多的院士和知名教授量力而行,不能只顾名利双收,不顾责任重如山。

如果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某些所谓项目、基地、博士点、排名、工程等等学术业绩是经不起检查的,是克里空,临时借来院士、知名教授等来凑数的,说得白一点是弄虚作假的需要,名利双收是以参与造假为前提的,对于这样的学术造假,对于这样的学术泡沫,我们还得包下来吗?当然如果检查结果,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兼职,那也不是坏事,只是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学术活动中怎么很少看到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136

 

我重申了在博文中的观点,强调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还说明不要把兼职教授和荣誉性的客座教授相混淆。同时认为具体到每位院士兼职是否必要、起了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强调建议清理官员、院士、知名教授兼职现象,只要认真清理,利弊就会一清二楚的。

 

217, 闫岩打电话告诉我已经写成了一篇关于《院士兼职思辩》的采访报道,发表在《科学新闻》上,说要寄给我一份,至于采访报道的文字稿,我并没有看到,自然也无从提出修改意见。

223日晚上笔者收到《科学新闻》杂志2009年第3期(总389期),在第50页上有闫岩的署名报道《院士兼职思辩》。

 

该报道内容如下:

********************************8

 

院士论文造假风波引发学术兼职的思考

http://tech.QQ.com  2009021708:39   科学新闻  闫岩  我要评论(0)

    兼职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真正地起到作用

    学术兼职思辩

    ■实习记者 闫岩

    新年伊始,年逾七旬的李连达院士成了热门新闻人物。在众人对于学术造假的一片声讨中,李连达无奈抛出一个理由作为挡箭牌,自己在不同兼职机构中带有5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时间不够、精力不够。

    院士和知名学者的广泛兼职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带着疑问,《科学新闻》记者拨通了清华大学兼职院士张育林实验室的电话,对方说张院士一年只来这里几天。接着又拨通张育林所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的电话,同样是“无人应答”。又拨了其他几位兼职的知名学者的办公电话,院士们不是不知去向,便是在外出差或身处海外。

    长期关注中国高校教育的北师大教授黄安年告诉《科学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总数不过一千多人,可是如果从各单位报项目的署名来看应该是有几千人。

    黄安年说:“院士和聘请单位可以达到互惠互利。”高校在这方面最为明显,他们为争取一些项目聘请兼职院士来充数、撑门面,比如在支持重点高校的“985”工程的申请中,这种现象很常见。

    但是著名数学家张景中院士认为,中国院士和专家的任职主要采用专聘、双聘和三聘等方式。“即使不在一个地方同样可以做事情。在我看来兼职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真正地起到作用。我现在只是想尽量地帮助年轻人。”

    今年73岁的张景中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共担任四项职务: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广州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家在广东的张景中为华中师范大学打破了该校没有院士的历史。他说,广东的科研团队已经十分成熟所以不费力气,经常到北京开会就可以对首师大的工作进行指导,而成都则是他隔三差五飞去的地方。

    在武汉做兼职的还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赵进东。2007年的新科院士赵进东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末被任命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法人代表。

    赵进东告诉《科学新闻》,自己的人事关系仍在北大,并且在那承担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在这边是要兼职,那边也是要兼职。北大的团队相对比较成熟,学生不错,实验室环境也很好,所以管得相对要少一些,但我会随时了解实验进展。这边的团队还在建设之中,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估计09年可以正式启动。”

    在黄安年看来,院士过多兼职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主要是因为院士们没有精力去做那么多事情。而造成当前局面的主要原因应归为中国科教界的“量化风”、“浮夸风”,总以院士数量作为衡量高校水平的标准。各高校为挤进一流大学的行列就不断地想方设法聘请兼职院士是一个很典型的做法。

    但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兼职教授于在林认为,除了交换相互的资源,好的院士兼职也可以让邀请其兼职的机构较快地发展一门新的学科并迅速招募到相关的人才。

    浙大校长杨卫在接受《科学新闻》专访时,就指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贺贤土兼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为这所传统的工科高校发展理科基础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此,黄安年认为,中科院和工程院应当对院士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和清理,将院士的兼职情况包括薪酬、待遇向民众公布。

http://tech.qq.com/a/20090217/000122.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16774.html

上一篇:小议奥巴马的“蜜月期”
下一篇:在对待弄虚作假问题上应该一视同仁
收藏 IP: .*| 热度|

3 向峥嵘 曹广福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