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我的博文撰写跨入了第十四年

已有 704 次阅读 2021-3-7 08:56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的博文撰写跨入了第十四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137日发布(第27137篇)

转眼我连续撰写博文已经跨入了第十四年。13年来坚持天天写博文到现在,如今已经累计发文27135篇,发布图片22万多张,累计访问量达6457余万人次。贵在坚持和连续。2007 加盟科学网时我71岁,如今已经85岁了,只要我还有精力、动脑、动手能力,我会坚持下去,也希望科学网继续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感谢科学网编辑部和技术服务的朋友,感谢经常关注我的博文的网友。我要说的话四年前已经讲了,现在附录如下:

******************

开博十载 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37发布

 

今年118日是科学网开博十周年,今天则是我加盟科学网开博十周年。十年来我一直在科学网编辑部和技术部门的默默无闻支持下,坚持天天写博文到现在,如今已经累计发文17500多篇,累计访问量达3760余万人次。期间多有人要我加盟新浪等显网为我所婉拒。

 

在我看来,网站不在大小,是否大众,而重在和我这样的学人对路。科学网的学术性、交叉性、普及性、共享性、包容性特色,远非其他大的门户网站能比拟的,也非高校、科研机构的校园网、科研机构网可比拟的。

首先是学术性,科学网是学术共同体,不管你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人文社会工作者、艺术学科工作者;不管你是院士、教授、研究院还是研究生、大学生,是老龄人还是年轻人,都是学者、学人,都是从事学术视野和视野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关注,在学术性上形成焦点、热点话题。

其次是交叉性,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科的不同专业博主聚集在科学网共同体中发声,各抒己见,这是其他网站少见的,即使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交大等高校校园网也难以这么齐全的专业门类博主在科学网发声,这可是科学网的优势。而今科学的创新需要注意自然科学之间、人文社科科学之间、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这三大科学门类之间的交叉研究,寻求新的科研增长点,在这个领域显然大有启迪、大有可为的。

第三是普及性,科学网承载着传播大科学、大人文、大美学的知识符合知识体系。在这方面,每个博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又可以从其他博主博文中广泛吸收各个领域的普及知识。有了大科学、大人文、大美学的传布,就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美学水准,说大了是实现中国梦的需求,说得白一点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是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还学于民,学术报国。

第四是共享性,科学网的共享特色是博主和网友受益匪浅。和高校的校园网、科研机构的网站相比,科学网的共享性提供的并非一般的资源共享,而是学术资源、优质资源、专门资源甚至“点子”资源的共享,其中相当的共享资源带有原创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往往你在本单位学术网站上难以获取的资源在科学网上可以获得。这里的共享性还表现在开放式的评论,撇去那些低俗和触犯底线的评论不算,许多评论哪怕是“看热闹”“无知无畏”和偏激评论也会引发博主受惠于换位思考,批评建言,有所获益。

第五是包容性。一篇博文无论是推荐精选、热议或者个案评论,即使个别意见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也会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宽容。被屏蔽的属于极少数,也是为了营造健康的学术批评环境。

不是说科学网办得还有不那么令人满意或者大有改进的地方,如果我们认同科学网上面的五个明显特色,那么我们需要给科学网点赞,给辛勤为维护科学网整整十年的编辑部及技术服务人员点个赞。

0一一年岁末,我这个受惠于科学网的人文社会学科退休老人,贺科学网创办五周年,敬题:

                华人学者的精神家园

              网络世界的开路先锋

在科学网2017118创办十周年之际,我这个已从七0后跨入八0后的科学网老兵,深感科学网已成为我终身学习的第二课堂,延续学术生命的重要阵地。又题:

         科学王国的引领号角

               交叉学科的创新先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32141.html) 

在此前的201716我在《从科学网创办十年说开去!》博文中为科学网建言:

第一,希望科学网胸怀中华,放眼世界。科学网的话题,不能仅仅限于或者围绕科学两个字,科学创新和科学普及都离不开中华世界,需要胸中有中华,眼中有全球。在这个全球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牢记中华梦,跟踪世界风是很重要的,所以需要有这方面的内容和版面。
 
第二,建议科学网多些学科跨域和交叉的话题。在我们数以万计的网站中像科学网这样地集中各类学科的中高端人士还相当少见,科学网在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惟其如此,推动学科跨域和交叉的话题讨论显然是有益无害的。
 
第三,力推科学网提倡人文情怀。科学网上的许多博主关注自身的研究领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博主需要多一些人文情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25881. 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275379.html

上一篇:天通苑公园雪景(B)(2012年12月19-21日)
下一篇:宋淇著《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中国书店2000】
收藏 IP: 1.202.2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